自皇宮返回王府,三四月間,每每提起皇上賜名賜印一事,李夫人總是那般喜笑顏開。李夫人告訴承汲,血色玉印上雕刻的靈獸是贔屭,相傳是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有長壽吉祥之意,也有強勁猛烈、必然擔負重任之兆。
雖然嫡庶分明、等級嚴苛,但作為王爺的侍妾,李夫人第一次對他們母子倆的未來抱有了期望。
自此,承汲在府中的生活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王爺來西苑探望他的次數越來越多,端王妃也時常給他送來好吃的、好玩兒的;就連柳姨娘身邊、一向趨炎附勢、尖酸刻薄的莊媽媽見了他,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就這樣,李夫人母子在王府中的好日子來了。特別是李夫人生辰那日,端王爺第一次主動吩咐下人為其擺了一桌宴席;當晚,就在一家三人小酌談心之後,端王爺宿在了西苑……
轉眼間,落葉飄零,肅殺的秋季到了。
這天,承汲正獨自在院中背誦詩書,一轉身,端王妃跨進了院子。
“承汲,又在讀書呢,果真是個用功上進的好孩子!你母親在房中嗎?”“在!娘和秦媽媽在屋裏織補衣裳呢,我帶您過去。”說著,承汲把端王妃引進了李夫人房中。
“閑來無事,我整理東西時發現存了不少好衣料,想著自己也用不過來,就特意選了一些贈予姐姐。”
比起李夫人,端王妃入府晚、年齡也略小,所以私下裏她喚李夫人為姐姐。
“王妃美意,妾身愧不敢受!平日裏,一有什麼稀罕物,王妃總惦記著承汲;現在,又送我如此豔麗華貴的衣料,妾身都不曉得該怎樣道謝了。”“姐姐,咱們都是一家人,又一同服侍王爺,不必如此拘禮客套。再者說,妹妹膝下無子,承汲就像我親生兒子一樣。”
看著端王妃與李夫人閑話,承汲坐在一旁,吃著秦媽媽親手製的牛乳香糕。
“對了!王妃近來身體可好?聽廚房的下人說,王妃近日不思飲食、納穀不馨。”李夫人關切地問到。“哎!我茶飯不思也是事出有因啊!”說著,她歎了口氣。
“怎麼?王妃有憂心之事?”“為人婦者,必當事事以夫為先。王爺不安,我心裏能安嗎?”
“王爺?王爺怎麼了?是身體有恙,還是……”李夫人一下緊張起來。“哎!王爺得皇上器重,這自然是好事;不過,伴君如伴虎,一旦龍顏不悅,王爺也是終日惶恐、惴惴不安啊!”
“那……因何而慌恐啊?莫非王爺所辦政事不利,皇上怪罪了?”“姐姐,並非眼下政事不利,而是皇上舊案重提,牽累到王爺了。”
聽到這句話,李夫人的臉一下了變得慘白;同時,一旁服侍的秦媽媽也瞬間變了顏色。
“是……是先帝在時,昔年那樁刑獄之案嗎?難不成,皇上要舊案重翻,再審當事之從犯?”“沒錯!結黨營私、刑獄舞弊,這是當今聖上最最痛恨的!前幾日,主司典獄的官員收受了有罪之人的金銀賄賂,然後大筆一揮,減輕了罪人的刑罰,甚至還籌謀尋找替罪之人,欺上瞞下;而後,有同僚檢舉了他的敗行。為此,龍顏大怒,非要斬殺貪贓枉法之人以正視聽。再後來,皇上憶起當年相似之罪案,便當即頒令:朝廷官員所犯罪案斷不可時過境遷,當年主犯雖已正法,但如今從犯亦要嚴懲,絕不姑息。”
“當年之案,我父親牽涉其中;今日重翻舊案,我母家必定再陷風波!時移世易,新君不是寬和仁厚嘛!怎麼……怎麼會突然要嚴懲昔日之從犯呢?父親為官,雖曾有疏漏,但其後到底也是為朝廷盡心竭力、將功贖過啊!”此時,李夫人亂了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