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宮差送信,大禍端倪(1 / 2)

早膳後,承汲在中苑的庭院裏練劍,張媽媽則站在一旁瞧著。

辰時剛過,端王府下人來報,門外有一小廝求見張媽媽。

“敢問,您是端王妃身邊的張媽媽嗎?”此刻,被引進中苑的小廝顯得比較瘦弱,不過,精氣神倒還算不錯。“我正是張媽媽!你是……”

“喲!程公公!您怎的這身裝扮出宮過府了呢?”

此時,正巧來中苑送盆景的福海一下認出了這位小廝。

“公公?您是……宮裏來的?”張媽媽眼睛一亮。

“這是在皇後娘娘宮中當差的程公公,安公公的一個小徒弟。奴才與程公公是老鄉,且時常在宮中打頭碰臉,交情甚好。”福海連忙說到。

“公公抽身過府,可是有要事相告啊?”張媽媽緊接著問到。

程公公似乎遲疑了一下,隨後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

“張媽媽,我今日私出宮禁,實在是萬分之險啊!為著將端王妃的密信帶到王府,我可是……可是把腦袋提在了手裏呀!快!您快看看這信吧!”

“信?端王妃托您給府中帶信?”此刻,張媽媽將信將疑。

程公公看出了她的疑慮,遂連忙解釋到:“哎呀!您勿要多疑了!都什麼時候了,我斷斷不會誆您的!端王府於我素有恩惠,我害誰也不能害端王府啊!”

聽了這話,張媽媽一把抓過封套,顫顫巍巍地打開了信。

“皇恩浩蕩雷霆威,伯仲已難歸;

雀鳥啼鳴刺人心,鴛鴦恐相隨。

山高路遠天各處,舍南宜取北;

正是河沿小吏處,配印掛錦會。”

信讀完了,張媽媽麵無顏色地呆住了;伴隨著一陣風,輕盈的信紙從她手中飄落到了地上。

“程公公,您是否知曉,現下王爺貴體可康複了?”一旁的福海問到。“這……這我也說不準!昨日,王爺在殿中休養之時,我去過一次,是給王爺送些湯羹。湯羹是皇後娘娘特意吩咐小廚製的,說是益氣補血,王爺病體最適飲用。昨晚,我被派了差事,恰好經過王爺的寢殿,遂偶遇了端王妃。當時,王妃看上去不大好,恍恍惚惚的,我便上前多問了一句。王妃問我認不認得程公公、能不能引她一見,我答自己正是。隨後,王妃就哭了,緊接著便將此信塞給了我,求我務必要盡快將其送至端王府張媽媽手中。為證此信真偽,她還將這個玉鐲給了我,說張媽媽一見便會相信的。”說著,程公公從袖中取出了一支手鐲。

“是!這是王妃從不離身的玉手鐲!為表感謝,老奴替王妃做主,此鐲就贈予公公了。多謝公公冒死送信,未免是非災禍,您且速速回宮去吧。”……

程公公剛出府,張媽媽立刻命福海駕馬車趕往毓親王府。

“張媽媽,咱為何要火速趕往毓王府?王妃的信中到底說了些什麼?王爺與王妃在宮中究竟如何了?”疾馳的馬車上,福海不解地問到。“天有不測風雲,咱端王府怕是要大難臨頭了。王爺與王妃凶多吉少,此去毓王府,如果情勢不妙,咱就得早做打算,無論如何,務必要保全王爺的兒子、保住端王府的根脈。”

“什麼?您的意思是……王爺與王妃……”此刻,福海的音調都變了。

“福海,我問你,方才給咱們帶信的程公公到底有幾分可信?”張媽媽問到。“您放心,程公公十足可信!一來,他與我是同鄉,且各自當差之前是相識的;二來,平日裏,我沒少給他送銀錢、送物件兒,關係走得很近。要知道,比起皇後身邊得寵的安公公,程公公的日子可是不好過,苦差事沒少做,好處卻沒落到多少。所以,我所送的財物,可是雪中送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