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這另一樁喜是何事啊?”毓王爺問到。“就是咱們紫熙的婚事啊!”
毓王妃此言一出,一旁侍候的承汲與黃總管不由地相對一視。
“紫熙的婚事?幾月前倒也曾商議過此事,不過,本王一時還沒拿定主意。”說著,毓王爺將手中的帕子搭在了盆邊。
落座桌前,毓王妃親手為王爺斟上了一盅酒。
“王爺,恕妾身直言;紫熙是您的掌上明珠不假,可她畢竟是偏房庶出;若是擇個顯貴府邸嫁過去,八成也隻能為妾;倘若她是個有福的,能成為夫君的愛妾且誕下男丁倒還好,可如果不是這樣,那紫熙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嫡庶尊卑分明,您讓她日後在夫家如何尋得出路呢?”
聽了王妃的話,毓王爺微微皺了皺眉。
“依妾身愚見,與其徒有虛名,倒不如為紫熙的後半生實實在在地籌謀一番。”“王妃的意思是……”
“稍遠一些將紫熙嫁出去,選個中等人家,名譽清、衣食足便可;最好婚配夫家長子,且須為原配正室。這樣一來,紫熙便不會受多大的委屈了;倘若日後再誕下一子半女,她後半生就算有依靠了。”“嗯!王妃所言亦是在理。”毓王爺點了點頭。
“紫熙的婚配是終身大事,作為父母的確要為她思慮周全。”“是啊!王爺您瞧,這眼下就有一樁好姻緣呢!”
說罷,毓王妃命侍女取來一卷畫和一隻紅冊。
“王爺您瞧,這畫兒上的便是您未來的女婿!”
畫卷漸漸舒展,毓王爺的眼神中透出一絲絲期待。
“依畫兒上所現,此人很是俊朗啊!”“是啊!王爺,這是妾身母家的遠方親眷,算起來是妾身的表侄子。他姓郭名新同,小字弘兒,此人通達識禮、文武兼修,是小一輩中的佼佼者。”
“郭新同!聽起來,這名字倒是不俗!你這表侄子時年幾歲?家世如何?”“回王爺,弘兒乃家中長子,家境殷實,在他們那個地方斷斷是富貴之府了。弘兒的年齡也好,略長咱們紫熙兩歲。”
“嗯!年齡倒是般配!既是家世不俗,紫熙嫁過去也便不會受委屈了。”“是啊!紫熙是咱們毓親王府的大小姐,嫁過去之後,郭家定會好生相待的。”
“郭府亦相中了紫熙嗎?”毓王爺繼而問到。“妾身早已將紫熙的畫像命人送去郭家了,還告知了其生辰八字。”
“郭家如何回複?”“見了紫熙的樣貌,又尋高人批了合婚八字,郭家人歡喜得很!照他們的話講,紫熙與弘兒便是千裏姻緣一線牽,當真是天上一對、地下一雙啊!”
“好!好啊!若是紫熙真能得個好姻緣,本王的一樁心事也算了了。”說罷,毓王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王爺,您再瞧瞧郭府派人送來的禮單;他們是下了大定的,金箔首飾、錦緞衣料一應俱全。”
此刻,毓王妃滔滔不絕、喜笑顏開。
“本王一向信賴王妃所主之事,既然大事可定,那些瑣屑小節便由王妃逐一做主操辦吧!”“是!王爺!”
“不過,最後定下婚事之前,本王還要再與紫熙說上一說;但願她能懂得上人的苦心,更希望她能鍾意自己未來的夫君。”……
晚膳後,毓王爺去了書房;他命承汲先去凝心閣通報一聲,告訴紫熙自己晚一些會去看她。
夜幕之下,再次跨入凝心閣,昔日的繁花榮景早已灰飛煙滅;偌大的庭院中,隻有紫熙的寢居內燃著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