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人?何人?”“王爺莫要心急,且容奴才細細道來!”
這一刻,對麵咫尺間,看著承汲穩穩落座,毓親王的心不由地猛然一沉。
“陰錯陽差卻又天命使然!當年,奴才被李府老爺選薦入王府;一番指點細察之後,王爺看中了奴才。一朝耳目君王側,為臣之心方可安!為能時時窺探聖意,王爺以奴才恩師一家之性命安危為挾製,秘付重任,將奴才送入了險深莫測的皇宮。後來,師傅莫名而死,師哥攜家眷連夜出逃、再無音訊;王爺唯恐對奴才失於掌控,遂將遭遇變故、孤苦無依的紫雲母女帶入了皇城。那時候,奴才雖心知這是王爺又一計策,但還是萬分感念的;至少紫雲不再相隔遙遠,至少心上之人可期重逢。”
再一次念及紫雲與生母,此刻,承汲心悸難平,那宛如鋒利劍尖滑過心頭之痛依舊鮮活、依舊滴著血。
“奴才知道,紫雲母女早就不在了。”
“你知道?原來你早就知道了!”“哼!這還多虧了同公公!同公公不也是王爺施以利誘、暗中豢養在皇上身邊的耳目親信嘛!不得不歎,世事變幻無常,本該為王爺竭盡爪牙之力的同公公,此時就守在這西寧殿外,不是為王爺,而是為皇上盡忠,絕不叫獲罪之奸臣踏出半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原來……原來本王真真是錯了,不但錯選了新主,還錯看了奴才!”“悔之晚矣!王爺真真把奴才當奴才,可奴才卻從未將王爺視為可盡忠的良主!”
“事逢機緣,自太子病故後,就在王爺對擁立哪位皇子為新儲舉棋不定之時,奴才想到了借刀殺人之計;一日於暖閣,奴才故意將三皇子悄悄引入密室,親耳聆聽了王爺對皇上的真心諫言——皇上,臣以為,三皇子不可為君!”
“好一個借刀殺人!久侍於承天殿,你自察覺出三皇子實乃心狠手毒之人;為奪儲君之位,一旦其對本王心生仇恨,緊跟著的便是心起鏟除異己之殺機。”“所以,奴才以探知君心為據,力勸王爺擁立二皇子;如此一來,三皇子不但愈加信任奴才,對王爺之恨更是與日俱增!”
“那一計,姚護衛失算了!再如何處心積慮,承坤終沒能害本王絲毫!”“無論那一計是否真的失算,若論陷王爺於生死險境,曾有那麼一次,奴才真真是親手放過了!”
承汲此言一出,片刻回思之後,毓親王的神情不禁生出微妙之變。
“王爺還記得皇上親臨王府的那一日吧!那榻下木盒之中本不是一塊玉佩,而是一方血玉印!”
一時間,毓親王神思昏亂,過往之一幕幕接連不斷卻又錯綜交織地湧上心頭……
“當日,若非憐承恩無辜年幼,若非三夫人苦苦相求,奴才斷斷不會放過那置王爺於萬劫不複之死地的天賜良機!奴才日日夜夜都盼著王爺的死期到來,可奴才又著實不願看到整個毓王府的無辜婦孺株連獲罪、生離死別!”
望著承汲一雙通紅的眼睛,此時,本欲站起身來的毓親王緊緊握住冰冷的扶手,眼中則閃過一絲慍怒之後的落寞與無力。
“世間輪回,因果相報!本王沒有善待李廣耀、沒有善待紫雲母女,為此,你記恨痛深!”“是!你心腸歹毒、作惡無數,害了太多的人,而其中,我眼睜睜地失去了一個又一個的親人!”
“好了!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一個難成大器的二皇子,終是成全了你日夜的期盼;冤有頭、債有主,若本王不在了,你的心頭之恨也算能了了。”“姚護衛的恨是消了,可袁承汲的仇卻一生一世都不能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