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行想了想,隻好將心頭事說了出來,“嬸子,三福媳婦,是這麼一回事兒,我兒想留在村裏做事,就想著跟三福學功夫,一是健體,二是在外出行也能自保。”
“不知道這樣成不成?我知道三福也挺忙的,就每天早上跟著過來學學,絕不耽擱了三福的正事。”
這樣的要求倒是第一次聽說,白錦沒接話,王氏想了想問道:“昴哥兒不是在縣學裏讀書麼?這是不打算去了麼?”
趙行麵上露出尷尬之色,隻好解釋道:“如今學業不忙,就暫時留村裏頭做做事,不知道三福成不成呢?這事兒的確有些為難三福了。”
王氏皺眉,看向趙昴,再次問道:“放下行文開始學武,我擔心昴哥兒耽擱了前程,畢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了,著實可惜,可是昴哥兒自己的主意?”
趙昴一直坐在那兒沒有說話,白錦明顯的看到他紅了臉頰,被王氏這麼問,人更加不自在了。
趙行輕咳一聲,接了話:“這自是他的主意,也是我們一家的主意,嬸子,要不你將這事兒跟三福說說看,要是成的話,我叫昴哥兒明個兒就過來。”
王氏隻好說先問問大孫子的意思,這學武的事,她是不懂的。
於是父子二人先行離去。
白錦看著這個穿著陳舊長衫的趙昴這麼走出去,那日回來時,他還身姿挺直,有著書生的傲氣,今日所見,身姿略彎,整個人顯得有些沒精神。
父子走了,王氏卻是歎了口氣,說道:“現在讀書郎不容易,聽說三年兩次縣學院試,能中秀才的十個人中不到三四個。”
“而且即使考中了秀才,三年後的鄉試,百人中也隻得兩三個的舉人功名,昴哥兒年紀不小了,明年二十了吧,在村裏頭他還沒有娶媳婦,算是年紀最大的了。”
王氏隨即又坐下。
白錦在一旁聽著,又朝門口看了一眼,她總感覺這學武功不是趙昴的本意,她忍不住問道:“奶奶,二十歲了,還能學功夫麼?會不會年紀大了?”
這一點兒倒是提點了王氏,她啊了一聲,點頭說道:“對了,剛才就該這麼拒絕的,瞧我這張不會說話的嘴。”
“說起來人家還是童生,是個讀書郎,怎麼可能拜三福為師呢?而且他這麼瘦弱,怕是吃不得這份苦頭。”
白錦感覺這趙家父子本意恐怕不是要學功夫,忽然不讀書來行武,不合常理。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一個童生在村裏頭也是受人尊重的讀書人,大多都看不起行武出身的人,所以學武出身的不是跑鏢就是做些苦力,不及這讀書人身份地位高。
等到了傍晚時分,李三福回來,王氏就將此事告訴了他,李三福很意外,想也沒想的說道:“這沒法教。”
見媳婦在一旁看著他,李三福又解釋道:“他是童生出身,豈能跟我學武,好好的一塊料子要廢掉了,我也教不了,這學功夫多辛苦。”
李三福力氣大,在外走南闖北的不覺得苦,那是因為他從小就吃過不少苦頭,就像眼下能在家裏種地,他都覺得是非常輕鬆的事兒。
既然三福不願意,白錦就直接建議拒絕了趙家的要求,若是趙家再來問,可以讓趙家留兒子在家先學著種地,種地比練功夫輕鬆的多。
當天夜裏,一家人也沒有再理趙家的事兒了,白錦收了村裏人的冬瓜,她想做些冬瓜糖來吃,於是從係統裏兌換出一大袋白糖,用了三顆星。
按著係統給的知識,白錦和王氏在廚房裏忙活起來。
第二日,白錦和李三福將南瓜、地瓜搬上牛車,準備送城裏的王家食鋪,走時,白錦從屋裏用布包了一小包冬瓜糖帶上,準備送給王夫人。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31940/6422414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