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萬曆三十三年,閆玉娥的丈夫翟耶與初秋同友人進京赴考,一去三年了無音訊。

次年,玄萬曆三十四年,晉郡趕上了天災。

澇九日,旱九日,家中田地無收,導致玄萬曆三十四年的冬天公婆相繼餓死。

閆玉娥帶著時值四歲的孩子葬了雙親,在左鄰右舍的接濟下,為公婆守孝一年,然後變賣了家產,帶著家中僅剩之物,在玄萬曆三十六年春天攜領四歲的兒子一路遠涉千裏進京尋夫。

閆玉娥帶著孩子來到京城,四下打聽後才得知,早在三年前,翟耶秋闈得中舉人,而後被戶部侍郎段騰榜下捉婿。

何為榜下捉婿?

“榜下捉婿”是大玄朝的一種婚姻文化,即在發榜之日當地的權貴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

秋闈能得中的通常都不是一般人,中舉後通常都能在大玄朝混個一官半職的,所以捉一個回家基本上是穩賺不虧的買賣。

富紳們“捉婿”是期望能夠依靠這女婿來實現跨越階級。

權貴們“捉婿”是期望能夠培養出值得相互依靠的幫手,畢竟手下哪有女婿親近。

更何況權貴們通常都有不止一個女兒,拿出來一個去賭也不算什麼,賭贏了就是賺,賭輸了也不虧。

至於女兒的想法,在權貴眼中根本就不重要。

大玄朝“榜下捉婿”的行為其實是比較畸形的,但發展成這樣也是時代的走向,映照著大玄朝在走下坡路。

在科場選婿者,不乏“饑不擇食”者,將習俗所重視的陰陽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拋之腦後,甚至是這位新及第進士是否還是單身都來不及考慮。

但這類通常是富紳的做法。

富紳光有錢財沒有底蘊,家中無官職罩著,急需尋找能做官的讀書人,輕易還競爭不過權貴,所以才會出現這種饑不擇食的情況。

而權貴們“捉婿”就比較斯文了,先是自報門戶,然後問詢中舉著有無婚配。

兩方看對眼了,這婿便算捉成了。

翟耶當年高中秋闈甲榜,然後才被戶部侍郎段騰看上,派人詢問翟耶有無婚配。

翟耶一聽段騰的身份。

戶部侍郎!戶部可是大玄朝六部油水最大的部門。

而戶部侍郎可是正經的正三品官。

能被段騰看重,一但接受了,那就是一步登天的機會。

沒有什麼可猶豫的,翟耶直接忘記了家中父母妻兒,撒謊說並無婚配,成功入贅了段家。

而後翟耶也沒有辜負段騰的看重,在次年也就是玄萬曆三十四年的春闈跟之後的殿試上,接連得中,先是官拜戶部主事,正六品的官。

而後在仕途上有段騰提攜,成功在今年爬到戶部郎中(正五品)的位置。

閆玉娥得知這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要崩潰了。

家中的丈夫得中後居然拋起了父母妻兒去擁抱榮華富貴。

閆玉娥帶著孩子一路千裏趕過來,路上危難不知遇到幾多。

可翟耶在京城享著清福。

當下閆玉娥帶著孩子去找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