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你提,我做,卻是他傾盡所有的真心。
朱一寧很聰明,他從小就很聰明,不能說總是能看透人心,但要騙過他其實並不容易,就像是他其實第一次遇到和風揚,就看出來了小姑娘的心虛。
那個被小姑娘阻止不讓他看的巷子,到底隱藏了什麼,朱一寧到現在也不知道,他隻是覺得那不重要,因為他下意識的去相信這個小姑娘。
他看出來霍嵐山對自己幾乎是百分百的不滿,說了那麼多,是在警告和風揚,但更是讓他懂得知難而退,是在說,如果他真的喜歡和風揚,就該放手,因為他沒辦法給她完美的愛和家庭。
但朱一寧不放棄,他怎麼可能放手的,他的人生寂寥荒漠,和風揚是他唯一抓住的溫暖,若是放手了,他的生命難道又恢複到荒漠了嗎。
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和風揚不答應自己的告白是怎麼樣的,那樣的灰暗與荒涼,他不想再次體驗,但他終究是幸運的,和風揚答應了他,那他這輩子都不會放手。
這顆糖他要捧在手心裏,藏在口袋裏,即便是死,也鑲嵌在自己的身體裏,不會讓她離開自己。
霍嵐山說了這麼一些話,就是希望朱一寧能明白,他不能給和風揚幸福,卻沒想到,被朱一寧這樣反過來問。
簡簡單單四個字,幾乎將死了自己,是,即便是霍嵐山自己,也沒有更好的答案。
原生家庭的傷有時候最悲哀的就是,它足以影響你一生,但你卻連掙紮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從一開始,就像是朱一寧剛才說的,孩子是沒有選擇權的。
所以有的孩子運氣好的得到了好的父母好的家庭,而有的卻正好相反。
朱一寧曾經也是在幸福家庭裏長大的,可也因為感受過曾經是多麼的溫暖,當一切崩塌之後,他才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他到現在也隻是遠離會打擊和傷害自己的源頭,不經常回家,實際上,大部分原生家庭有傷的人,唯一能做的,就隻有逃離,才能稍微緩解因此帶來的傷害。
即便和風揚學了那麼多年心理學,給朱一寧的方案,也是距離。
所以霍嵐山能夠什麼更好的辦法呢,朱一寧已經長成了現在的朱一寧,霍嵐山所擔心的未來,朱一寧甚至不會說,自己肯定不會變成第二個他父親。
因為就像是朱一寧說的,霍嵐山害怕的,其實他自己更怕,他就是不斷的在提醒和告誡自己而已,除此之外,他也做不了別的。
“你……”霍嵐山還想再說。
卻見到和愛良拉住了他“好了。”
和愛良阻止霍嵐山繼續說,他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朱一寧的回答也很清楚。
和愛良看了一眼女兒,又看向朱一寧“一寧,你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你叔叔話說的不好聽,但他的擔心並不作假。”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你提,我做,卻是他傾盡所有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