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剩下的紅糖,都被她放到自個屋裏麵的大木箱子裏麵去了,那是帶了鎖的,家裏能吃的好東西,基本上都在裏麵裝著。
徐晴也在一旁坐著,雖然紅糖水沒她的份,可她這人嘴特甜,專挑好聽的說,是屋子裏調節氣氛的一把好手。
至於家裏男人,吃完飯,一抹嘴,都出去看家裏菜地了,除草鬆土捉蟲這些,都是他們要幹的活計。
畢竟老宅人口多,除了自家院子裏圈的兩分地外,外麵還有五分地,即使二房分出去了,這自留地也沒削減他們的,還跟以前一樣。
當然,不止他們一家是這種情況,村裏誰家的自留地都有點子貓膩,反正上麵的領導也很少來他們這山溝溝裏的窮地方視察,就算是來了,也能糊弄過去,外麵來的人怎麼會知道這塊地是不是村裏人的自留地,這種,說不清的。
不止是上河村,周邊的村子,下河村陳家莊李家溝等等這些村子,都有這種情況,也就沒人多嘴亂說話,不然拔出蘿卜帶出泥,沒誰家能撇開,誰要想犯渾,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頭夠不夠硬。
上河村占的地盤挺大的,田地什麼的,也很零碎分散,一些山裏麵也有地,幾畝十幾畝的,太零碎了,細查什麼的,是真計較不清楚。
至於家裏的孩子,吃完早飯,就走了,他們吃飯吃的快,是最早走的人,都出去玩了。
當然,不是同一批,文輝文燦兩個人自然是跟十幾歲的同齡人一起玩,文軍和寶珠又是跟另外一批人玩,跟他們兄妹玩的,一般而言,不會超過十歲。
寶琳他們一家並沒有在老宅坐很久,寶琳不愛說話,王建黨自個心裏存了別扭,也是個悶葫蘆,隻蘇紅英跟老太太和徐晴寒暄,剛開始的時候,她們說話還算是愉悅,後麵倒是蘇紅英自己覺得沒意思了,主動說家裏有事要走。
打從老宅回來,寶琳就不愛出門了,隻冬梅來家裏叫了她兩次,兩人去山裏撿了一些冬菇回來。
山裏的冬菇很好吃,特別是放魚湯裏煮,很鮮。
寶琳拿出來的雖然是魚幹,還很鹹,但隻要提前泡個把小時,煮魚湯的時候再放把蝦皮進去,魚湯的味道照樣美。
臘月二十四,寶琳一家給家裏來了個徹底的大掃除,邊邊角角都清理了一遍,踩死了不少休眠的大蜘蛛。
二十六,村裏要殺豬,這可是最近幾年都沒有過的盛事,一大早,村裏人就拿著盆桶去曬穀場了,今天要在那裏殺豬,整整四頭豬,陣仗擺的很大。
蘇紅英一大早就帶著家裏的木盆去了曬穀場,她是最早去的人之一,不為別的,就為了那豬身上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