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京華風雨散煙雲(2 / 3)

已經十分疲憊的皇帝微微眯著眼,手指間握著由關西寒冰玉雕琢而成的一串佛珠,看起來很是平靜,但眉目間卻掩蓋不住他深深的慍怒。皇帝手指撥動著佛珠,感受著微微的涼意,冷哼了一聲,道:“朕知道你在想些什麼,這個時候叫穀老過來,好像是顯得你的地位高過了穀老,怕他人非議對不對?”上官鐸微微一笑,道:“陛下英明。”

“狗屁!”皇帝不耐煩的瞄了上官鐸一眼,“英明,要是朕真的英明,又怎會讓宋家給戲耍於股掌之間?”

上官鐸低首沉聲道:“微臣惶恐!”

“你是應該好好惶恐惶恐......”皇帝眯著眼,喃喃道:“朕當初將上宮塔交給你,為的便是朝廷自此以後可以耳目通明,但宋家暗度陳倉不聲不響舉家東南兩地遷移,朝廷卻沒聽到半點風聲,除了在梅州城外讓玄衣輕騎傷了些皮毛之外,上宮塔還有何作為?這一點,你做的讓朕好生失望。”

上官鐸平靜道:“臣知罪,願領責罰。”

皇帝看了他一眼,擺擺手道:“不要在這裏說廢話了,朕若真想追究你,你以為你還能在這裏和朕商談國務?朕隻是在想,宋家那個拚命三郎,果然不是易相與的人物。朕原本想著,除掉宋家之後,他們家族中人,能保下來的,朕自然會盡力保全。可沒想到宋敬濤竟然反而玩了朝廷一手......東遷睢國,南渡南海——端的是好手段,朕都不得不佩服啊。”

上官鐸看著從江南葉興鎮和定州奏來的急件以及自威寧灣而來的密報,心中不禁騰起了一股慨然,輕聲歎道:“宋敬濤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裏對整個宋家產業做出如此大的調整,甚至不惜以一千玄衣輕騎換得家族遷移的時間,著實很出人意料,隻是如此一來,宋家也勢必要元氣大傷,至少在未來十年之內,宋家絕對不會再對吳國造成任何實質上的影響。”說完這話,上官鐸抬頭看了看皇帝的臉色,頓了一頓,又道:“起碼,陛下北伐之戰,再無需考慮宋家。”

皇帝的眉頭微微平緩了一些,不過臉上還是沒有任何放鬆的神色,他手指輕輕撥動著佛珠,苦笑一聲,也不看上官鐸,隻是微微歎息著道:“上官啊上官,你是朕最為倚重的武將,是朕平定江山的不二利器,但你卻也有一個巨大的缺點。”皇帝斜靠在龍榻上,微微調整了一個姿勢,目光平視遠方,緩緩道:“統一這個天下,不光是要打仗,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我遲遲不讓你入軍機處的原因啊。”

上官鐸神色一凜,並不接話。

“內閣、軍機處......世人多有詬病,說我吳國有了內閣卻又多出一個雞肋一般的軍機處,這豈不是六指撓癢?說來倒也不無道理,畢竟內閣成員和軍機處成員,都是同一群人。可他們誰人能想到,朕設立一個軍機處,目的便是為將來南征北戰的時候,補充人才,而當戰爭打響的一瞬間,我軍機處,勢必要成為整個神州人才最多的機構!這些人才,將是吳國江山一統之後,受百代敬仰的開國功臣。”皇帝撥動佛珠的手指微微停了一下,他看著愈發恭謹的上官鐸,沉聲道:“朕對你寄予厚望。”

上官鐸眯起眼,不起身亦不離坐,隻是躬身,垂頭,深深道:“臣,明白。”

皇帝平靜注視,笑容欣慰。這或許正是他最為欣賞上官鐸的地方,他不會像一般文臣那般,動輒長跪不起,山呼萬歲痛哭流涕,口表忠心天日可鑒,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盡忠報國之心。而上官鐸卻很平靜,這種平靜代表了他無比強大的自信,就像一隻凶猛的野獸一般,平靜的麵對一切,可當他要動的時候,皇帝相信,他一定會撕碎一切敢於攔在自己宏圖霸業前的所有障礙。

這就像豢養巨獸,皇帝知道,自己養了一隻很厲害的猛獸。

“不說這些了。”皇帝疲憊的揮揮手,抬起頭閉眼麵朝屋頂,停了許久,才慢慢問道:“宋家此番變動之後,還有多少男丁?”

上官鐸道:“宋氏一門已死四人,尚存八人。”

“都死了誰?”

上官鐸頓了頓,答道:“葉興奏報,宋家老二宋敬林已死,前不久宋家小輩中宋武安,宋子陽宋子剛也相繼暴斃,現已死的,便是這四人了。”停頓了一下,上官鐸欲言又止,皇帝斜眼看了看他,沉聲道:“有什麼便說什麼,莫要吞吞吐吐。”上官鐸點頭稱是,沉吟片刻,平靜道:“陛下,微臣可以斷言,宋家老三宋敬濤,必然活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