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小可可翻看如意珠的功夫,狗剩於那攤主攀談起來,問道:“大哥,咱們鈞城有個祥記燈籠鋪,你可知在哪?”
那攤主是個年紀略長的老人,頭發已經有些發白了,因小可可在這盤桓了許久還是一件東西不買,早就不耐煩,此時看了狗剩一眼,語氣不耐煩道:“什麼祥記,從沒聽過!”
狗剩愣了一下,隨即笑道:“我也是從家中老人嘴裏聽到的,想來那祥記燈籠鋪也是個老字號了,要不您再想想?”
攤主揮手道:“沒有沒有,老漢在這鈞城也過了大半輩子了,哪裏有什麼祥記......”話說到這裏,老漢忽然停了一下,然後手托下巴略微想了想,這才道:“哦,你是說祥記?鈞城燈籠鋪嘛,倒是有個祥記的名頭,不過那已經是四五十年前的事兒了,那時老漢都還小呢。嗨,反正是久的很了,自從連親王來到鈞城後城中百姓便有了中秋燃放祈天燈的風氣,燈籠鋪也開了不少,誰知道現在的祥記還有沒有,反正我是沒聽說過了。你可以去西市看看,不過可不一定能找的到。”
狗剩點頭,然後拿起小可可剛剛放下的一串如意珠,詢問了價錢,付了些銅板,再次向攤主道謝。小可可本來無意購買,不過看那攤主跟狗剩說了這麼多話,也就不說什麼了。小可可與狗剩離了那攤子之後,有點好奇的問道:“怎麼,你也要參加那中秋燈會?”
狗剩嗯了一聲,並不多說,小可可卻笑了起來,道:“那你可要小心了,中秋燈會雖然熱鬧,但也不是誰都能去的,你現在不過是個學宮裏的下等雜役,若是在燈會上不小心惹了什麼有來頭的人,可要吃不了兜著走嘍?”
狗剩心道我惹的人還少?不過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淡淡道:“隻點幾盞燈而已,點完便走,能惹上誰。”
小可可撅了撅嘴,也不說什麼,隻道:“那好吧,咱們一起買燈籠去。”
順著東市正門筆直朝西走,便能到第一個十字街口。此處聯通東西兩市,路麵極為寬闊。又臨城中河道而建,河畔遍植楊柳,雖然秋季,可楊柳依舊依依,風過搖曳,極為可人。狗剩與小可可順著向西的路行了不久,便能看見西市的人頭攢動了。入了西市,再順著街道走上幾步,穿過幾個不大的巷子,就找到了專賣燈籠的幾家店鋪。可惜的是來回走了幾遍,也沒找到名叫祥記的那家店,狗剩不覺有些氣餒,心想那位不見天日的爺也不知道多少年沒出去過了,這燈籠鋪隨處可見人人可開,物換星移,哪裏還能找到近乎百年的老字號?
如此想著,狗剩便歎了口氣,天氣有些悶熱,秋老虎來勢洶洶,狗剩隨處找了個賣酸梅湯的鋪子,與小可可一起要了兩碗酸梅湯,權當歇歇腳。
西市與東市由鈞城中軸道分割開來,每日開市與閉市時間也由朝廷製定,管理極為嚴格,時不時就能看到衣甲鮮亮的巡城甲士來來往往穿過坊市繞街而過。坊市中還平均分布著四個市令堂,方便管理坊市,坊市四周還砌有高大圍牆,用以隔開居住區與裏坊。像平日裏一些茶樓會館,酒樓客棧,也都開設在坊內,不過經由官府劃定了更為清楚的地界,與雜貨店鋪則又有一道分界。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行商經營,便導致了很多中型城市都出現了坊市之華麗氣派遠超地利更為優渥的其他地方的滑稽局麵。隻不過以鈞城之地位自不能與其他城市同日而語,自然也就不存在這種奇異景象。不過狗剩放眼望去,倒是發現了不少向此方向發展的苗頭,於是又想起在書樓裏看到的一本吳國江南鹽鐵轉運使寫的《裏坊變製疏》,裏麵寫道神州坊市發展迅猛,古時製度已無法應對如潮商業,便提出要開放坊市的想法。不過並未獲得諸國國君賞識罷了。出人意料的是此疏剛一問世,最為惱火的竟然是最為支持商業的吳國君主。後來這位轉運使大人自然官運多舛,從鹽鐵這個天大的肥缺上被拉回京都做了一個禮部的左侍郎,清粥蘿卜毫無油水,好不淒慘。
不知不覺,狗剩又出了神,將他拉回現實的,還是酸梅湯小老板的一句話。
那小老板看著來來往往買燈籠的人,低聲自言自語咕噥了一句:“好在祥記燈籠鋪就在自家隔壁,回頭跟阿爹招呼一聲,讓他去祥記多拿些祈天燈回家。”
狗剩一拍大腿,嗬嗬笑著回過頭看向年紀輕輕的酸梅湯小夥子,笑道:“這位小哥知道祥記?可否帶咱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