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偏西,戰役依舊在繼續,宋軍卻明顯後繼乏力,反擊力度漸漸削弱,蒙古軍卻一浪高於一浪。
徐敏子也非常無奈,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已經盡力了。從開始他的部隊就缺乏糧草,五天的糧食分成八天,大家餓著肚子打仗,最後的糧食都供應能拿甲仗的人,就這樣也吃不飽,隻能硬著頭皮頂著,好在兒郎們也給臉麵,硬生生把蒙古軍壓製住了。實在沒有辦法,他不得不下令全軍快速突圍,以求能夠爭取一線生機。人,真的是奇怪的動物,麵臨絕境往往會爆發強悍的鬥誌,當有了逃生的希望,則毫無紀律性可言。
清晨,當他們向南突圍時,卻驚訝地發現天際盡頭,隱隱雷聲傳來,那是洶湧澎湃的巨浪,讓人心驚膽戰。蒙古軍的馬軍從兩麵夾擊,宋軍一潰千裏,再也沒有任何的戰意,任由將校喊破嗓子,也無法恢複紀律性。
屠殺,終究是開始了!李易並沒有直接參戰,而是被部署在南方,這支部隊負責攔截潰兵,他知道宋軍失敗了,再也沒有指望。
不要看這支蒙古軍相對屬於雜牌,摻雜大量的漢軍和色目人,卻依舊是裝備精良,曆經戰爭的洗禮,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戰鬥意誌,都不是宋軍所能比擬。
當然,兩淮精銳也不是吃幹飯的,也是和金軍長年作戰,雙方應該是各有千秋。
或許,兩天前的宋軍能夠頑強抗擊,甚至有轉敗為勝的可能,一切都因軍中饋糧結束,大潰退變成大屠殺。好機會,趁著戰場的混亂,正是脫離蒙古軍大好時機,恰恰形勢又給了他機會。一支宋軍潰兵衝過來,迫使這支蒙古軍千戶隊攔截,雙方打的是不亦樂乎,這些潰兵也明白衝不出去意味著什麼,所以拚死了向外衝殺。
李易深感壓力巨大,他們這些偏軍和負擔,再次成為肉牆,正軍躲在他們兩翼持弓射殺,讓他們正麵堵住宋軍道路。那可是擋住人家求生道路,任誰都會拚死相搏的,哪怕注定失敗的命運,人家也會拚死搏殺。
他們也相當的無奈,隻能硬著頭皮死戰不退,最前方的人不斷被瘋狂的宋軍吞噬,抵抗顯得相當的蒼白無力。就算宋軍戰敗了,人家的甲仗也是非常精良,猛衝猛打有碾壓勢頭,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而是技術上的局部優勢。大家驚恐萬分,李易卻看準了機會,宋軍拚死突圍不過是血氣之勇,維持不了太長時間,蒙古軍各部開始迫近,下步就是散開偏軍和負擔,造成一條看似生路的缺口,然後像是圍獵一樣獵殺宋軍,他要趁著亂軍趕緊跑路,錯過機會可就不好脫身了。蒙古軍以逸待勞,宋軍筋疲力竭,傻子都能看出結果如何,再向南就是洛水,不少宋軍殘部被壓縮在河邊,麵對夏季暴漲的河水,要麼泅水而過要麼麵臨屠殺。他抬頭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戰場氣氛壓的人透不過氣,總算是等來了撤退命令,咬牙堅持到現在太不容易,他可不想在戰場上倒下,隨之化為一杯黃土。他撤退到馬匹旁邊,伸手拉過自己的戰馬,把斬獲的一柄直刀還鞘。這是斬殺那名騎兵的戰利品,馬槊被塔喀什“訛詐”去了,這把有著百煉火候的利刃落在他手,要不是這把神兵利器,恐怕是他真堅持不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