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的太乙宮可是大名鼎鼎,當年可是詔征赴闋,對禦稱旨,親自修建了太乙宮,成為道門神宵道重要寺觀。
何為宮觀?能夠成為宮的道觀,就說明絕非尋常,那就是享受到皇家的待遇,有朝廷大臣守宮觀,你的道派是皇家道觀,更是安置朝廷重臣的好去處,說白了就是人大政協。
指揮豔羨地看了眼李易,心說這群道士真是容易混飯吃,憑借道符就能去太乙宮混,自己卻要在邊陲喝風吃末,人比人真氣死人,嘴上卻道:“雖說有道符,卻還要去定城辦個過所,這樣就能通行光州。小道長放心,你有神宵道道符在手,戶曹參軍那裏必然暢通無阻。”
李易點了點頭,又問了過所的問題,頭有點大了,過所並不是好辦的啊!沒有一定的理由,尋常人是不能申領的。
他有道符是可以的,甚至可以直達行在臨安,隻是過所程序相當複雜,要經由多層機構來辦理。
指揮也挺熱情的,詳細地給他指點,作為北人南下,裏正那一關就不用了,可以直接去定城縣,由縣尉簽署過所,再投給光州的戶曹參軍審核。
人家審核完畢才能擬過所兩份,分為正副,正過所發給他,副過所入案備查,相當的麻煩啊!
“難道不能簡單些?”他真的服氣了,先不說光州那麼麻煩,每個州都需要再審核,這還是後世說的繁華大宋,那個經濟商業發達的社會嗎?人身限製可真大啊!
關鍵是來回辦事太麻煩,要是徐敏子他們趕過來,恐怕又要有諸多麻煩,他不怕麻煩更能忍耐,否則三年也挺不過來,卻不願沾染無謂的麻煩。
指揮撇撇嘴,耐著性子道:“有倒是有,卻不知小道長可想破費?”
索賄,明白的公然索賄,李易笑了笑,還沒等他回話,卻聽指揮笑道:“當然,小道長是道門真修,自然不能和俗人等同,算了,我親自引小道長去辦。”
“哦,如此,多謝指使,卻不知有何效勞之處?”李易兩世為人,豈能不明白天下沒有白給好處,有所給必有所求。
“也沒有大不了的事情,隻是我家兄弟在臨安,想請小道長帶封家書。”指揮大方地笑了。
這麼簡單?李易有點迷糊了,他的曆史知識並不豐富,前世卻也是泡網絡的,沒少看那些曆史的帖子,作為一名將校寄書信,完全可以用舖遞,或是軍中來往辦事者捎帶,哪裏能用得著他。
“小道長有所不知,如今邊事緊急,我等不便用軍中舖遞,小道長要入太乙宮,自然是道門真修,些許事不在話下。”指揮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說出了自己的不便。
“哦,既然指使吩咐,貧道自然是無不可,我也想快點去臨安,一路實在是受盡煎熬。”李易明白了,感情是指揮不能用軍方舖遞,自己的道符又讓對方有信心,至少自己是神霄道有道符的道士,絕非那些山野散修。
“那好,咱們就快去,快些,今個就能辦好。”指揮自然是大喜,對旁邊的人說道:“你們繼續巡邏,我和小道長去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