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他們一鼓作氣氣勢如虎,直接對步軍軍陣展開衝擊,那份決然的氣勢,簡直讓人為之心折,不能不為他們的膽魄發出由衷的讚歎!
蒙古軍步軍部隊多由漢軍組成,被蒙古人和色目人稱呼為漢兒軍,他們野戰能力不強,主要用於攻城當炮灰,卻見他們列開的軍陣完全不同宋軍,並不具備剿殺能力,隻是為了輔助馬軍的戰鬥。
為避免傷及自己人,強弩自不能用,隻能用弓箭射擊,而且蒙古人對弩深惡痛絕。反觀宋軍騎兵甲胄精良,有人一身中了六七箭,大多被鐵甲蕩開,偶然順著甲葉小孔深入,也傷不到皮肉。
他們戰鬥力絲毫不減,仍在奮力拚殺,倒是流矢射倒不少漢軍軍卒。
被凶悍的宋軍騎兵衝擊,步軍軍卒紛紛閃避,六七千人竟被三十九騎肆意橫衝,老臉都丟盡了。
“回轉,回轉。”當衝鋒到一定終縱深,李易疾呼轉向。
馬軍突擊有極限,尤其宋軍的馬軍配備較重,戰馬也有護具,隨著不斷深入而逐漸衰竭,突擊速度漸漸緩了下來。一旦突擊力不再持續,等待那些騎兵的將是混戰,優勢頓時化成劣勢,騎兵會被步軍層層包圍,一個個斬落馬下。
王孝仁他們怎麼不明白,李易下令之後立即轉向,向外層殺出,蒙古軍步軍部隊竟無法遏製,任由騎兵轉向殺出。
當破陣而出之際,三十九人無一人陣亡,竟依舊保持著戰鬥隊形,令觀戰的蒙古軍統帥情何以堪。
“攔住他們,攔住他們。”不得已,為了麵子也要留下宋軍這支馬隊,立即傳令身邊千戶長出動部隊攔截。
“兄弟們,我們回去。”
當李易衝出步軍軍陣後,心中大為暢快,他的目的已達到,是該帶著弟兄們回去了。
但是,一個百戶隊的正宗蒙古馬軍,正從他們的左翼壓來,直接插入歸途中,殘餘色目騎兵也在集結。
“兄弟們,跟我來。”還有一場惡戰,勝則生、敗則死,李易揚起滴血的四尺直刀,大呼著縱馬馳騁。
三十八騎人人雙目赤紅,興奮地嘶叫著,義無反顧地跟在後麵衝殺,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百餘名蒙古族、色目騎兵組成攔截隊伍,向李易他們進行反衝鋒,試圖把他們一舉消滅。
在驕狂的蒙古族騎兵眼中,他們是所向無敵的,區區數十騎,雖然擊潰色目騎兵,往複漢軍軍陣,在他們犀利的弓箭下,必是馬下亡魂。
蒙古騎兵最拿手的不是格鬥,而是手中的強弓,上百蒙古騎兵射出的羽箭,精確度令人歎為觀止,往往又是敵人的夢噩。
百步外還好說,百步內,蒙古騎兵精湛的騎射,確實令宋軍騎兵為之汗顏。
他們身穿皮甲,在馬上靈巧地躲避箭矢,甚至伏在馬側張弓射擊,是宋軍騎兵無法做到的。兩軍相錯前,便有八九名宋軍騎兵中箭落馬。
五十步內,任何精良的甲胄。麵對箭術高超的騎兵,都無能為力,他們專揀人的麵門射殺,令人防不勝防。
李易不得不放棄騎射,放矮身軀縱馬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