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手裏隻有一把直刀,對方卻手持一把尖利的大槍,兩個回合之下,強弱早就見了分曉,真是感歎套路太深,強中自有強中手,他絕對能在單對單步戰中斬殺對方,卻無法在馬上和對方硬撼。
他無論是道家的養氣,還是拳腳槍棒,都受過嚴格的訓練,唯獨未曾經過馬軍的騎術訓練,曾經有機會卻無意多留軍中,才導致今天的尷尬局麵,無法招架對方招招致人死地的殺手,隻能不斷地策馬躲避,能保住性命便是不錯了。
兩邊的宿衛被步跋子纏住,一時半會無力支援。
背嵬軍的突擊已經達到頂點,全營被分為兩隊,李易與二十餘宿衛在前衝殺,其餘背巍軍被打大量蒙古漢軍攔住,雖仍在奮勇衝殺,卻礙於兵力太少,無法實現強有力的突破。
戰場對李易極為不利,背嵬軍靠著精良的甲仗,勉強支撐,卻無法擺脫如狗皮膏藥般地步卒。
背嵬軍將士雖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畢竟大多數人首次參戰,戰鬥經驗極少,難以把握對方弱點。
若非,幾名上官平與幾名經驗豐富的隊將,那些年輕的騎兵很可能亂成一團,被圍上來的步卒分割絞殺。
損失了一些人,大多數卻挺了過來,人一旦進入熱血沸騰的狀態,潛能必然被發掘出來。
背巍軍將士身陷絕境,再也沒有爭奪榮譽,掠奪財帛的念頭,人人都為自己的生存而戰鬥。
當馬軍營抵達寨門之際,吳天佑手持長刀,大吼道:“弟兄們,殺進去,狠狠的殺。”
二百餘騎衝入營寨,蒙古軍的步軍士卒非死即傷,紛紛潰退,神機馬隊卻在營寨外,對蒙古漢軍人群發射火箭。
雖說相對不成熟,單宋軍的火箭已相當先進,拱辰軍馬軍營,裝備的是火藥弓箭,講究戰馬奔馳中的速度,而非神機營中的火藥弩箭。雖殺傷力不算大,但射速驚人,中者必死無疑,相當犀利。
馬軍營的到來,使幾乎陷入停滯狀態的背嵬軍,得到恢複機動的機會。
吳天佑一馬當先,長刀揮舞,望著披靡,殺入寨門後,連續劈倒十餘人,如凶神惡煞般。當他回到斬殺一名將校,被濺了滿身鮮血後,蒙古君漢軍士卒,嚇的個個肝膽俱裂,再也不敢正麵迎敵,紛紛避開這尊瘟神。
馬軍營二百餘騎一陣衝殺,把正在背嵬軍後方的步跋子衝散,他們並沒有停留,而是與背嵬軍取得聯係,擴大騎兵奔馳空間,使兩營兵馬得到轉頭的機會。
李易幾乎抵擋不住色目將校蠻力,薄薄的直刀雖鋒利無比,卻無法同沉重的精鋼大槍抗衡,每次堪堪奪過刺殺,卻不得不應付下一招,相當的狼狽。
他心中窩著一團火,卻發不出來,絲毫不敢有任何懈怠。
卻見色目將校調轉馬頭,大吼一聲,掄起一槍向他刺來,幾乎無法閃避,他相信對方的大槍刺不穿鍛甲,但這一擊足以把他刺落馬下被步卒圍攻。
他咬牙揮刀,意欲在被擊落前,將大槍砍斷,拚個兩敗俱傷,卻不想槍尖未到卻以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