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霽雲選擇了反抗,南玥豈不是在城中,戰場廝殺難有兩全,他真的很擔憂其父女的安慰,有時候變化永遠比計劃變化的快,你永遠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大戰在即,他勉強壓下心思,排兵布陣準備攻堅。能不打當然是好,但人家擺開陣勢要跟你玩命,射陽又是他必得之地,不打上一仗是不行了。
既然要打,那就認真部署,爭取尋找弱點一蹶而就,決不能陷入消耗戰,無論從兵力還是時間,他都耽擱不起,必須要速速結束這場攻城戰。
李易沒有耽擱時間,奪取碼頭不到半個時辰,全軍四個步軍千戶一次性投入戰鬥,神機營在城頭給與支援,馬軍卻在城外警戒,卻放開南門和西門以瓦解人心。
可以說,李易的戰術是成功的,他沒有分批次投入兵力,避免了陷入添加戰術,而是主力部隊分層次一次性投入戰鬥,先用死士打開突破口,各營一舉突破。
蒙古軍的工匠千戶,也發揮極大作用,這支部隊有點像機械化戰爭時代的戰鬥工兵,擔負技術性比較高的任務。
他們在士卒的掩護下,利用火藥、鐵炮,炸開一個個障礙,讓士卒得以前進去爭奪一處處房屋。
射陽縣城內打的慘烈無比,城中民兵雖缺乏戰鬥經驗,但巷戰並非野戰。郊野大戰或許一個衝鋒,就能把敵人打垮,巷戰卻非一般,那些民兵堅守在一起,讓成州萬戶各部不得不動用火器,弩箭消滅對方,盡可能避免近戰。
戰鬥持續了兩天,李易投入兵力多達四千餘人,動用大量火器,開始還有點縮手縮腳,生怕引發城內居民大規模死亡,士卒的心理依舊沒有轉變過來,認為對方並非是敵人。隨著戰鬥不斷激烈,死亡也逐步遞增,最終被打出了真火,再不估計生民死活,拿鐵炮不要錢地轟擊對方據點。
射陽雖是財稅重鎮,卻並非屯兵之所,武庫雖有火器卻不甚多,民兵又缺乏訓練,很難架住如狼似虎的成州萬戶。
據點被攻破後,被迫與對方血戰,卻哪裏是一路趟著血,百戰餘生士卒的對手。要說開始,拱辰軍士卒還會手下留情,以招降俘獲為主,既然打出了肝火,再下在不容情,凡是抵抗的一律格殺。
也難怪,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得半分憐憫。
城頭上,李易也頗為感慨,在野戰中潼川府駐泊宋軍,幾乎是一個回合就被打垮,他們抓獲不少俘虜,卻並未真正死戰。射陽城內血流成河,他所屬各部傷亡不小,軍人的野性蓋過愧疚,殺紅眼是難免的。
或許,蒙古人盡屠敢於抵抗城池,並非全無道理,他看到血性巷戰場麵,目睹一個個抬下來的傷兵,心中閃過此念,幾乎是壓抑不住的憤怒。
“蒙古雖蠻夷,攻戰之法,卻有可取之處。”葉知秋若有所思,話語意味深長。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沒有三五天,根本拿不下來。”
李易想到昨日葉知秋蹙眉之論,雖有種種的不悅,卻也無話可說,戰爭本就是血腥的,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既然身在蒙古軍中,要達到最終目的,勢必要曆經血戰,殺人與被殺不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