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闊端的心思(1 / 2)

“事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按竺邇臉色微變,他不想讓闊端認為他嫉妒,辯解道:“李易卻有其才,但歸順不久,把他留在川中,萬一其心有變,蜀川不複大汗所有。”

闊端詫異地看了眼按竺邇,不以為意地笑道:“是有道理,卻有失偏駁。”

“願聞其詳。”按竺邇眉頭微蹙,神色不予。

“你說的不錯,把李易放在成@都、潼川兩路,很有可能使之野心膨脹,使之成為另一個武仙。”

闊端淡淡一笑,繼而正色道:“就算他成武仙又能怎樣,難道我還怕他不成?我軍並非完全撤離蜀川,即便主力向東,卻要在興元、利州一線留下重兵。李易占據兩路,若是不識抬舉反叛,我當不費吹灰之力,若能真心歸附,兩路可解決我大軍糧草,何樂而不為呢!”

“恐養虎為患。”按竺邇仍在擔憂,盡管他也認同闊端之言,卻隱隱感覺有些不妥。

不能不說,闊端的謀劃毒辣,看是大用李易,卻留下一把利刃橫在李易頭頂,最終不以為意地道:“不過是多了個漢家世候而已,沒有必要太多計較。”

成@都府路,潼川府路雖是人口繁多,經濟繁榮,卻是一馬平川,幾乎沒有險要關防。他卻占據利州兩路,不僅能對夔州路發動攻勢,又能占據險要蓄勢待發,一旦李易有變,蒙古鐵騎將如泰山壓頂,自上而下進入平原作戰,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俱到,沒人能扛得住打擊,就算李易能夠組織十萬大軍又能怎樣?你沒有相匹配的馬軍,最終也是滅亡。

如果,李易真心實意,兩路必然為蒙古人輸送大量財帛,源源不斷為他們供應漢軍士卒,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按竺邇總是心有不安,眉頭越發緊蹙,沉吟半響,才道:“我意不能留李易,讓他跟隨大王,為大軍前鋒較為妥當。”

“鎮守成@都,需漢官才行,否則,不如盡皆火殺,我看李易或許不錯,一旦形勢穩定便可讓他離任,長胡子尚書令肯定對他感興趣,不知她們籌齊了會怎樣爭論。”提到耶律楚材,闊端善意地笑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尊敬的。

按竺邇見闊端主意已定,也就不好再說了,當下稍作沉吟,道:“可在新井、中江留下兩個萬戶長。”

闊端稍加沉吟,正色道:“還是先把附近州郡,打上一番再說,不能讓南朝有殘餘留下。”

按竺邇眉頭緊蹙,試探性地道:“大王答應禁止殺戮,是為其才?”

闊端倒是一怔,繼而搖了搖頭,並沒有太過說明。

當初,他顧忌巫師之言,又深恨成@都居民抵抗,一怒之下做出火殺之令,李易指出屠殺蜀民利弊,令他如雷灌頂,一下子醒悟過來。

如今,窩闊台大用耶律楚材,鑒於河北、河南地被殺的人口稀少,南征大軍糧草匱乏,每次征戰都需要大規模的運糧,甚至數百裏轉運毫無人煙,不得不處處設置糧草營寨,窘迫已被高層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