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雙方忍耐的底線(1 / 2)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和汗位無緣,按照蒙古人的規矩,他也能成為南征最大功臣,四川、荊湖都會劃入他的封地,有良馬的產地又有富庶的產糧區,還有眾多的人口財富,想想都能支撐他野心的不斷膨脹,看向李易的目光柔和許多。

“大王,如今兩路尚不安定,南朝必然會反攻,我部首當其衝,有一事需要懇請大王恩準。”李易觀察闊端臉色,那飛速掠過的貪婪沒有逃脫,果斷地拋出重磅炸彈。

“哦,何事?”闊端想也沒想就出口詢問。

“戰事難料,在下難以照顧家人安危,想要家人安置在綿州魏城,不知大王可曾恩準。”李易很輕鬆地道。

“魏城?”闊端瞳孔緊縮,玩味地看向李易。

八都魯也是神色複雜,雙目掠過不解的光芒。

“為何要把家眷遷到魏城,難道萬戶長沒有必勝信心?”闊端眯著眼看向李易,仿佛要把對方給看透。

八都魯雙眼精光閃爍,緊跟著詼諧地道:“你所部上萬戰士,還有偏軍何那可兒上萬,又有左右友軍配合作戰還能擋不住南朝?”留下兩個萬戶長作為客軍,不僅要監控李易舉動,戰時還有督戰和配合的職責,說白了就是先讓李易的部隊當炮灰,最大限度削弱宋軍的戰鬥力,然後再摘桃子。

說著話,似乎是恍然大悟地道:“看來你真沒有信心,想提前把家眷轉移到安全地方,魏城這個地方能進能退啊!”

魏城地處綿州的東部,西北是綿延不盡的山脈,東北也是關山險要,卻又有道路和隆平府相通,非常便利地進入利州路地界,可以說是向南一馬平川,向北直接入山。

李易眉頭動了動,他之所以說這個點就是拿準脈絡,盯著闊端的底線又不失去自己的主張。太向北了,家眷容易被蒙古人徹底控製,從而喪失了主動權;太向南甚至留在當地,容易引起闊端的猜疑,被人拿住了話柄導致計劃落空。

闊端沉吟著看向李易,似乎在盤算對方的算計,不過他能清楚地肯定,其目的絕不簡單。

李易相當的沉著,對方的反應全在他算計中,冷靜地道:“在下不忍家人遠赴北地寒苦,畢竟是家兄留下的遺腹子,兩路即將成為戰地,不知生死如何!放在魏城可進可退,人口又不太多,方便派人護衛,可讓我放心和南朝決戰。”

這話,說的相當坦白,承認自己對家眷還有照顧,又是建立在看在過世兄長份上,隱晦地說明某些問題,你們用人質牽製不住我。還有就是表明自己的決心,既然選擇了投靠大汗,那就徹底和大宋行朝決戰。

要知道魏城可進可退不假,不能完全控製在闊端手裏,附近卻駐紮八都魯萬戶隊,那是蒙古軍的精銳力量,可以說隻要是願意,闊端隨時能讓馬隊控製魏城。

這就是實力的對抗,看誰的意誌能堅持到最後。

八都魯臉色不予地看著李易,不悅地道:“魏城還是太近,不如安置在大安。”

闊端心念微動,他是清楚李易不願家眷被掌控,提出了交換的條件,雙方都能接受的地方,讓他能夠安心和大宋行朝作戰。不過,八都魯的提議確實不錯,大安也是四川路的地界,地處穀底氣候溫和,絕非北地苦寒,讓李易吃個啞巴虧也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