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四川局勢似乎趨於穩定,自從闊端和塔海北歸,蒙古軍主力也撤退完畢,烏赤溫似乎精明許多,並未幹預李易正常權力,反倒是三番五次過來,商議所部那可兒就田。
沒有辦法啊!李易身為四川行尚書省左右司事,牢牢把握民政事務,實際成為時下為數不多的漢人世候,權力相當的厚實,沒有行台的公文,就算蒙古人也寸步難行。
當然,李易抓緊發展自己的力量,開始對兩路進行控製,他以各地盜匪猖獗為借口,不僅沒有把士卒歸田,還不斷編練各軍州的地方軍。
大郡有兩個千戶,小郡一個千戶,統轄數目不等的郡縣兵,呼延信坐鎮潼川府,各位兄弟除了許傑和葉開,其它都統帥兵馬鎮守要地,並加固各處關防。
烏赤溫似乎很忌憚,李易所用州縣官吏,都是未能逃脫的大宋官吏,可以說蒙古人派出的人,大多都沒有派上用場。李易的理由相當的充足,那就是蜀川經曆戰火洗禮,生民本就艱難困苦,不能再加以盤剝,要讓他們休養生息,盡快恢複生產才能滿足蒙古人的征戰需求。
關乎這個問題,連闊端也支持李易,聽說消息傳到汗廷,得到耶律楚材的支持,讓他也無可奈何。
當然,民政上的事情還好說,關鍵是李易軍事上發展太快,不斷向塔海請求戰馬,簡直是獅子大開口,有時竟然要戰馬五千,騾馬萬六千匹,就在放在蒙古人那也吃不消啊!
換成李易的角度來看,戰後百業待興,讓百姓有喘息之機才是正途,軍事也要適當的發展。
呼延信承擔秘密擴軍和練兵職責,整個行軍萬戶部隊兵員萬人,加上明麵上的偏軍、那可兒萬人,也就是兩萬人左右,也是蒙古人所能承受的範圍。
不過郡縣兵的建立,實在是增強李易的實力,他的借口也非常充實,那就是布置天羅地網,讓盜匪無所遁形,而且郡縣兵並非正規軍,可以理解為鄉軍團練力量,戰時可以簽發充當蒙古軍的炮灰部隊,才讓蒙古高層保持了沉默。
當然,闊端也並非全然放心,當時他北歸抵達沔州,就傳令把李易簽發的黔州、思州四千歸順土兵擊中,成立黔州萬戶,由當地大族擔任行軍萬戶長,正是分割李易兵力。
卻不想,李易早與各族首領相談甚歡,這些人多認可大宋行朝,對蒙古人陰奉陽違,自然會親近李易。
“學士,如今蜀川罷兵,百姓仍驚魂不定,需要善加安撫才行。但是,闊端各處留兵寓意深長,時下又增加了監控,我們當務之急是伺機堵住道路。”
四川製置使司衙門,李易召集葉知秋、呼延信、許傑、葉開會商。葉知秋作為主要智囊,自然要從戰略上給予階段性總結,他正式稱呼李易為學士,以示自己的尊重,暗示別人統一口徑。
李易不言不語臉色莊重,目光轉到許傑身上,有些軍事行動沒有輜重支援是不行的。
呼延信顯然未曾發覺,李易並未關注他,當先道:“蜀川剛剛曆經大戰,當務之急應是安撫百姓。我軍兵力達三四萬餘,隻要不徹底決裂,以虜人留守兵力未必敢有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