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儀樓內,最頂樓最大的房間內,絲絲韻律飄出,燭光曖昧,杯晃交錯。
李易的心情不錯,烏赤溫更不遑多讓,可惜的是張鳳儀卻借故身子不適沒有過來,讓他有幾分失望。不過,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日後的機會很多,這位豔@婦已是他囊中禁鑾,送走李易再吃不遲,想想都要笑了。
“萬戶長,在下敬上一杯,願萬戶長順利清剿毛賊。”他是心情很好,頻頻舉杯敬酒。
“多謝,多謝,此去有那顏的吉言,自是馬到成功。”李易落落大方,神態相當的平靜,心下卻在算計時辰,暗道此刻許傑等人,恐怕已控製全城關防,看來事態平穩發展。
“諸位,我敬諸位一杯。”
“多謝萬戶長。”
“願萬戶長東去,旗開得勝。”
“真是羨慕萬戶長,能夠沙場建立新功啊!”
官麵話,人人都會說,這群蒙古軍將校在成@都府混了兩年,自然學會了嘴上功夫。
文封在門外等候,他作為貼身侍衛不能進去吃酒,卻能在外麵擺上一桌,卻並沒有承情,就在外麵等候大半個時辰。
那些隨行的幾名衛士,早就在掌櫃殷勤邀請在,在旁邊的雅間開了一桌,胡吃海侃起來,其他在樓下的人自然不願受罪,分出兩人輪流守在門口,其他人都在大廳散桌,吃著鳳儀樓提供的精美酒食。
平日裏,他們哪能到鳳儀樓吃酒,那點軍餉還不夠一頓飯,搶劫也沒有那麼精美的菜肴,今日既然有烏赤溫結賬,不吃白不吃。
他們卻不知,幾間雅座裏的食客,已經把刀劍準備完畢,散桌上也有十餘人,一麵吃酒一麵注意觀察他們動靜,眼中閃爍著狼一般地光芒,隨時準備撕咬獵物。
鳳儀樓附近的一處小巷子,一個人影閃出來,警惕地望了望四周,赫然一身蒙古軍服飾。
此人,正是北門逃脫的監門官。
說來也很巧合,成@都府郡縣兵扮作差役襲擊北門,卻不想監門官與兵將並未吃酒,而是真正的當值。這些郡縣兵被人識破後,立即利用人數優勢剿殺,雙方在城頭一陣廝殺。
幾個色目人豈能是六七名郡縣兵對手,片刻間便被斬殺殆盡,監門官拚死跑脫,卻不敢當街呼救。
不要說整個城池已被控製,便是居民對待蒙古人的態度,一旦讓他們知道,必會被當街殺死,監門官雖盡是蒙古族小校,卻也是曆經戰火,輕重拿捏得出來,恐怕李易要發難了,首先想到了稟報烏赤溫。
當他到了鳳儀樓附近,戰場上鍛煉出來的嗅覺,卻敏銳地發覺一些不正常跡象,甚至親眼看到幾名急腳子,頓時感覺不妙,躲在暗處伺機而動。
“看來是有預謀的叛亂,該如何是好?”監門官算是明白了,響午得到的知會說是謹守門戶,第一千戶的士卒因私憤,可能發生暴動,都被認為那是扯淡的。
士卒嘩變哪有奪關、候敵一係列動作配合,分明是經過精確謀劃的行動,鳳儀樓已經被包圍,想想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