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臉色顯得格外凝重,獨自坐了半柱香時間,就在半個時辰前,宮中來了個青衣打扮的小內侍,帶了句董宋臣的話:泰山壓頂,風雨不歇。
他聯想到吳藍山與南玥奉召陛見,立即明白發生何事。雖然,話說的很含蓄,卻能品味出吳藍山嫉恨進讒,朝廷又對他產生忌憚,而且不是尋常能渡過的。
吳藍山必是拿蜀川事拿捏,自己可是真正隱瞞了兵馬,無他,隻是杜絕朝廷戒心。若真讓朝廷知他擁精兵數萬,還能放心讓他回歸蜀川?趙昀不傻,喬行簡更不是傻子,朝廷那些個可都是老狐狸。
好在他和董宋臣有幾分善緣,來時也秘密托人交通,自然奉上了幾件相當珍貴的玩意,才得到及時的消息傳遞。
有時候,交通內臣也是必然的手段,這些閹寺不太討人喜歡,還極度的喜愛財帛,卻是能給人辦事的,尤其是珍貴的內宮消息。
“子明,事已至此,當速速麵聖辯解。”李慕白知情形危機,卻對朝廷抱有希望,相信是吳藍山的誣陷。
此刻,李易心情很複雜,吳藍山雖是構陷,卻也道出許多實情,他的確隱瞞很多事情,往大裏說還真是欺君之罪。
終於有人在背後推了他,讓他跨出他不想跨出的步子,現在他的秘密保不住了,唯一的希望也是他始終猶豫不願做的,那就是徹底占據蜀川,無論從名義上維持君臣關係,還是徹底決裂,他都將成為一方割據勢力,從一顆棋子徹底變為棋手,也是他堅持來臨安主要原因,因為他不想跨出這步。
如今,恐怕事與願違,不得不做出決裂的考慮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快逃離。否則,即便能夠保住性命,也將一生無可作為,趙昀能放過他?朝廷重臣能放過他?很顯然不可能,蜀川的軍力太強大了,大到朝廷不能漠視的程度,作為這支力量的首領,必需從肉體上消滅。
不過,他並不後悔來臨安陛見,不來他會不甘心,也沒有時間去後悔,能否順利脫身,逆江而上三千裏,才是正題。
李慕白,很不錯的幕僚人才,可惜對朝廷的眷顧很深,全然不是葉知秋骨子裏天生的叛逆。
如果,拿二人相比較,李慕白有兼濟天下的宰相才華,可惜做事並不果斷,心胸也稍有不寬;葉知秋就是謀略百變的狂人,毫不在意禮儀道德,完全是法家和兵家的融合體。
如果說信任,他現在無法和李慕白推心置腹,畢竟對方心懷朝廷,對趙家還有期盼,葉知秋卻是真正可信賴的謀士,能放心交付兵權,把後背留給對方。
他很矛盾,無法讓李慕白了解他實力,便無法讓其做出正確判斷,透露出來,卻無法保證完全,不得不試探地道:“子圭,朝廷本就想拿我,無奈無法堵天下悠悠眾口,又有虜人即將南侵,才不得不放我,看蜀川安排便知。”
李慕白平靜地望著李易,淡然道:“子明,蜀川實情,到底如何?”他就算是忠孝軍提控,卻對李易所部很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