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怔了怔神,似乎明白自己忘了某點,孟珙是行伍出身,雖說時下武人地位有所抬升,但朝廷對他們的防範卻沒有減弱,以邊帥妄議朝廷,那可是要倒黴地,嶽飛乃前車之鑒,甚至還有諸多將帥沉淪,邊帥多空談文人,時下更多的是文臣率軍。
但是,他旋即一笑了之,管他娘地武人不武人,朝廷惹了我,你又是朝廷節臣,不找你的事找誰啊!大家合作歸合作,該鬥爭的地方還是不能放鬆。
“宣撫,在下以備好奏章,此番特來稟明,還望宣撫成全。”李易麵無笑容,口吻很平淡卻十分的堅毅,毫無任何退讓可能,嘴上卻改成孟珙宣撫,等同又退了半步,認同對方高出半級的身份。
孟珙眉頭微蹙,沉吟半響最終道:“也好,既然公事決定上奏,在下也是四川宣撫使,豈能放棄十位壯士。”
李易很滿意孟珙態度,至少,對方坦言他們是一條戰線上的,並作出爭取不再捉拿的諾言。
當然,前提條件也很明確,十名衛士必需的活著,自從他回到蜀川卻不曾見衛士們回來,隻能說明他們要不然依舊隱藏某處,要不就被追兵拿下。既然朝廷意外地授予他官爵,說明廟算裏還是有明白人,知道做兩手準備,他要不善加利用就才是傻了,至少十名衛士還不放到朝廷眼裏,怎樣拿下他才是趙昀最關心的事情。
他目光尖銳,奪人心魄,幾乎是一字一句地道:“多謝宣撫成全,十位兄弟必然無事。”
孟珙目光閃爍,豈能聽不出李易所指,十位兄弟必然無事,何謂必然無事?這能是他所能掌握嘛,萬一朝廷因李易回歸蜀川,拿了十名衛士開刀,又豈是他所能左右。
看李易態度,對營救屬下勢在必得,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見人倒是不錯,或許會皆大歡喜,見屍那可就不好說了,聽李易口氣絕非玩笑,當此關鍵時刻更開不得玩笑。
再說,不拋棄不放棄深入蜀川軍心,李易如此堅持,必然得到士卒關注擁護,沒人願意自己在危難中,被官長和袍澤棄之不顧,今日放棄他人,明日可能就會被放棄。
理由,李易手中的絕妙理由,一個集聚蜀川軍心士氣的手段,十名衛士若遭遇不測,即便是日後撕破臉皮,李易拿衛士說事,所遇阻力也會減輕到最小程度,膽敢阻攔李易之人,必被很多士卒多怨恨,當真是收攏人心的高招啊!
孟珙心下感歎,為帥者無不知軍心所向,全然明白維護士卒的道理,往往很難真正的做到,甚至無法做到李易這步,為了幾名士卒不惜和朝廷翻臉
如今,李易羽翼已成,朝廷連連失策,他搶占主動卻因十名小人物,又被對方扳了回去,心裏的確有些糾結。
“羽林軍新成,明日還請宣撫觀兵。”
“羽林?”孟珙臉色微變,看向李易的目光有了變化。
李易絲毫沒有警覺的神態,隻當是尋常事說了出來。
羽林軍的成立,給予孟珙極大地震撼,規模並不算太大,五個營留於南鄭城外校場,兩千餘名雄赳赳的少年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