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議戰(1 / 2)

如果,武衛軍的覆沒能夠把蒙古軍主力拉進入,他也不介意再等等合適的機會,現在孟珙提出來了,顯然已經不耐煩,那就不是還能等待的問題了,而是要怎樣去幹的事情。

孟珙想了想算是認可李易之言,四川緣邊都統製司未經朝廷的承認,卻也擁有七個軍再加上直屬部隊,力量相當的渾厚,宣毅軍是李易原從的力量,有馬軍千餘人,其它步跋弩手萬人,再加上雲騎軍和背嵬軍的主力,可投入戰場達到兩萬餘人,誠意應該是相當夠了。

就算在興元府的力量,也接近萬人,完全可以充當生軍。

既然南玥好意避開了當前尖銳問題,把話題轉移到了前方戰事,他也就毫不浪費地道:“那就看看怎樣打,製閫,我大軍死守略陽,虜人主力彙集攻打,他們的前方糧草大寨卻在石門。”說著話,意味深長地看向李易。

這是個很誘人的魚餌,兵法用謀為上,破壞糧道或是火焚糧寨為戰之首,李易自然會大感興趣,真是能夠軍情準確的話,在運用正確的戰術策略,是有可能改變天下時局的。

戰爭充滿了偶然性,卻又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國力往往是有限的,不可能讓你為所欲為。

鐵木真、窩闊台父子兩代人的征戰,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同樣也消弱了應變反應時間,各大汗國的建立,更是直接消弱了蒙古人本族,讓壯觀的大規模騎戰成為過去。

相對這些產生的因素,就導致了蒙古人在東方中土,不能不依靠漢人世侯力量,大量簽發當地的壯丁,戰陣動員能力大大下降,戰鬥力也下降了幾個檔次。隻要應對得當,對他們的絕對主力造成致命打擊,至少能夠延緩對方好幾年的緩衝,真能殲滅其主力,或許能夠迫使其放棄南征。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另一時空的曆史,隨著南征不斷受挫,哪怕是主力並未遭到重創,也讓蒙古高層產生罷戰思想,其實南北分治成為了主流,要不是二鬼子劉整的唆使,恐怕曆史會有所改變。

此戰,蒙古軍有三萬蒙古族精銳,還有大量的探馬刺軍,可以說他的強力反擊引來蒙古高層的震怒,不斷投入了精銳,綿州彙集的七萬大軍,那都是響當當的主力,真能把這支隊伍給滅了,除非蒙古人從西域調兵,否則真無力大規模南下,誘餌不是二般地誘人啊!

南玥自然很感興趣,能夠重創乃至全殲蒙古人精華,是她絕大的願望所在,李易正是關鍵所在,關注地道:“好時機,不可錯過。”

李易歪歪嘴,不以為意地道:“石門離戰場固然很近,卻又重兵防守,更何況石門有原本修築的城關。”

石門是個要塞,曹友聞為了防禦作戰加固城牆,卻不得不自動放棄,現在卻成為蒙古軍的屯糧所在。要說當時是加高加固,修建了完善的防禦體係,讓石門和略陽互為犄角,放棄時隻是破壞了樓社,主體城牆並無摧毀,便宜了別人。

要想進攻防備森嚴的城關,哪怕是突襲也要經過苦戰,四處的蒙古軍必然會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