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戰場上的突然倒戈襲擊,會引發軍中的大亂,也有可能導致兩軍的大混戰,喪失來之不易的勝利,給蒙古軍卷土重來的機會。
不過,他也是有自己考慮的,隻要他把握住動作頻率,以輕兵快速奔襲拿下李易,再用大部隊迅速占領要衝,遏製蜀川大軍的援救,就可以用最小代價取得勝利,完全有可行性,也能保持蜀川大軍的完整,用於繼續驅趕蒙古軍,讓對方無法收攏力量。
最難得就是如何逼迫李易簽訂城下盟,怎樣才能最妥善地解決,不讓蜀川大軍出現亂子。
襲擊斬殺李易?那就是笑話,要說不顧大局放棄蜀川,那能殺也就殺了,想要保住蜀川全境,那就決不能動李易分毫,這並非個人喜好而是必須的尷尬。
蜀川大軍是李易發展起來的,無論是人脈還是掌控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真要是刺殺了他,恐怕呼延信、王孝仁、吳天佑等人會發飆,就算竭力爭取又能讓幾人歸順朝廷?當時李易在臨安時,這幫人也是團結一致,連他那麼長時間也無法拿下。
所以,最好的打算是脅迫李易妥協,其次隻能挾持威懾蜀川大軍,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妥協,最壞的打算是雙方戰起兩敗俱傷,引的蒙古軍再次南下。
說動手立即動手,他組織了五百輕騎親自帶隊,要閃電般製服李易,劉全率萬餘人就地駐紮,監控附近的蜀川大軍,孟璋率五千餘馬步軍從東向西橫斷,準備事成攔截對方援兵,對外名稱卻是搶奪戰利品,這在勝利後也是常有的事情。
正在奔赴戰場的葉開,遇到了武衛軍和閬州右軍對峙,兩軍爭搶稀有的戰馬資源,鄭臣指揮的羽林軍千騎也加入進去,大家沒有發生大規模械鬥,卻也是場麵相當火爆,你爭我奪互不相讓。
他是罵罵咧咧找到了鄭臣,呼喊道:“你不去追殺殘虜,在這裏和這幫窮鬼破落戶搶什麼?”
鄭臣無奈地撇撇嘴,他是生怕這群武衛軍鬧出蛾子,才不得不以馬軍監控壓製,不得不回答道:“誰知道他們鬧那出子戲,勿看孟璋也不是笨蛋。”
這話有點滋味,至少代表鄭臣對武衛軍有懷疑,認為並非正常的行徑,葉開卻急於北上追殺,想也沒有作想就不耐煩地道:“他們不過是想要戰馬甲胄,這個戰場能有多少?給他就給他了,我們追殺上去圍了一個千戶隊,不就什麼都有了,在這裏磨磨唧唧的小家子氣。”
鄭臣臉色相當的古怪,小聲嘀咕道:“沒看到你為太尉正在全力以赴,現在去不過是殘羹剩飯。”
“混賬話,殘羹剩飯也是飯,比半點沒有餓著強。”葉開有點怒其不爭第地瞪了眼鄭臣,幾位兄弟都是用命拚出來的,占了大半戰利品也是應該,你沒有出多大力氣,跟著喝口湯就行了,還想等著別人送到你麵前?當真沒有道理。
鄭臣無奈地歪歪嘴,也不敢跟火爆的葉開爭論,隻好說道:“你要去就去,我在這裏壓陣,別讓他們鬧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