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精心策劃的南征以失敗告終,先不說中路和東路平到了硬茬,幾次進攻都勞而無功,師老於堅城之下,最終不得不灰頭土臉地退回去,好在也不算是戰術失敗。
進攻蜀川的二十萬大軍,卻被蜀川大軍連敗幾次,被打的灰頭土臉損兵折將,連最後的遮羞布也被扯下來。
先是被數千騎縱橫後方,甚至兵抵天都山耀武揚威,大安之戰出動十萬人,也是全軍敗退不得安生,沔州之戰那是精銳雲集,彙集接近三萬本族的甲兵,可以說是以逸待勞的主場,最終還是功敗垂成,各部被人家打的狼狽不堪,丟失甲仗戰馬無計其數,被塔海哀歎從未有此慘敗,丟盡了蒙古人的顏麵。
這才不算完,就算李易的大軍暫時無法擴大戰果,那不是還有陳敏、吳天佑、成軒、尹宗正等人。宋軍各路兵馬齊出,在鳳州、成州、階州各地打擊蒙古軍敗兵,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那些逃出來的本族精銳頻頻被襲殺。
尤其是陳敏表現相當的機敏,他以黃桂、蒼進兩部兵馬,在天水軍西漢水伏擊蒙古軍撤退兵馬,兩山相交的截殺讓人無法忍受,迫使按竺邇放棄大部分輜重,輕兵打通小道逃跑。
陳敏並沒有滿足劫掠輜重人口,而是分兵二十隊沿山麓追殺,險些把按竺邇生擒,光是斬首就達四千餘級,讓蒙古人流盡了鮮血。
梅殷在黃牛堡也表現出堅韌的頑強,完全不是平素娘娘們們被吳天佑戲耍的軟弱,以兩千將士死守二十七天,斬殺攻城蒙古軍番漢士卒三千餘人,最終堵住對方撤退道路,讓塔海的主力進退不能,終於等待到了援軍。
這場戰鬥幾乎又是場大安之戰,被堵住的數萬蒙古軍就像是絕路上的野狼,也發揮出超乎尋常的戰鬥力,卻被追擊而來的宋軍死死纏住,最終半數不得不投降,近半人才從小路逃跑,輜重自然不用說了,戰馬幾乎全部丟失。
當時,王柏就毫不客氣地指出,要不是武衛軍戰場上突然發動襲擊,擾亂了整個戰略部署,拖延了李易主力擴大戰果的時間,耽擱了好幾天的時間,就算他們盡力補救分兵追擊,卻也造成後續部隊的分批投入,無法形成一擊致命的威力,導致蒙古軍殘部依舊有時間組織防禦。
不過,整個戰爭以大宋行朝勝利告終,蜀川取得的戰果最大,其他各處都是蒙古軍無奈的主動撤退,蜀川則是經過幾場大戰重創對方,然後以戰前投下的看是閑棋,形成了對蒙古軍敗兵的絕殺,出征軍人加上那可兒等等二十萬,逃回來的僅有四萬餘人,戰馬幾乎全部喪失,甲仗自然不用說了。
經過粗略的計算,李易就獲得戰馬六萬匹,騾馬牛羊無計,俘獲了蒙古軍近五萬人,竟然還有三四千蒙古族人,這都是精壯的勞力啊!
窩闊台大為驚怒,甚至當眾昏暈過去,自端平二年南征以來,本次出兵準備最以充足,東、中兩個方向隻有二十萬人,可以說是牽製性進攻,不然孟珙也不可能在利州投入接近兩萬精銳。在一個方向上集中舉國之力,動用兵力最多,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