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蹲在地上,用一根小鐵棒在地上畫了一張簡易的蒸汽機圖,道:“蒸汽裝置,利用水蒸氣把熱力利用杠杆和齒輪、氣缸轉化成機械力。先要有一個鍋爐室,把水加熱,當水受熱氣化後變成水蒸汽,同時體積膨脹,靠巨大的氣壓來推動活塞,產生機械力推動鐵錘敲打。難點在於解決活塞部位的密封性和摩擦力,避免蒸汽被白白浪費,減少推力。。。。。”
李易足足說了一刻鍾,老鐵匠亦是蹲在地上,眯著眼在聽,幾名學徒也蹲在一旁認真地聽。
“密封,很容易,用石蠟和青磚不就得了。”一個學徒在李易說完,冷不防來了句。
李易怔了怔神,抬頭驚訝地看著小學徒,心裏卻泛起一陣狂濤,驚訝地道:“石蠟,竟然是石蠟?我怎麼那麼笨啊!”
老鐵匠一臉凝重,撚須道:“石蠟密封不錯,老漢怎麼沒想到呢!”
小學徒憨厚地笑了,指著地上圖畫,道:“俺覺得這位官人畫的是個大倉室,密封起來還不簡單,用精致青磚壘砌,把石蠟融了澆築上去打磨平整,再用豬油塗上不就得了。”
李易一陣無語,關於封閉不讓熱能損失問題,他百思不得其解,卻被眼前貌不驚人的小學徒,幾句話給搞定了,這世道真讓他有點迷茫,果真是高手在民間啊!難怪先秦時代高深技術層出不窮,數千年後連精密技術也無法模仿。
老鐵匠沉吟半響,對李易道:“官人,這辦法行。”
“雖說看上簡單,但要做起來很難。我看官人是要用熱氣帶動鐵錘,對生鐵進行錘煉是可行的,至少能得到簡易的鍛鋼,對器物的打造也省了很多人力”
李易一陣激動,小學徒不僅在理論上解決密封問題,還從實踐上去考慮成品問題。如果能夠變成實際,必將開創蒸汽時代,他心潮澎湃,人才啊!這種人才竟然淹沒在曆史長河中,實在太可惜了。
突然,他想到了標準化生產,秦代就已經有了標準化的雛形,供應數十萬秦軍南征北戰,到了這個時代竟然失傳,軍器監生產的弓弩大多不能合格,當真讓人羞愧難當。
他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回到火井縣縣城住所,與正在此處審閱知縣政績的李慕白會麵。
李慕白聽了李易的想法,不免產生極大興趣,欣喜地道:“如能改良冶鐵技術,不僅對甲仗農具是一個促進,對百工的發展也有極大推力。”
李易含笑點頭,李慕白到底是行政之才,看一點而觀全麵。不錯,冶鐵技術的發展,必將推動整個產業的跨越性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相關行業的整體推進。
稍加思量後,又道:“如能實施,蜀川各路必將是個大的發展時期,現有的官製難以為續,隻是朝廷那裏。。。。。。”
李易的欲言又止,李慕白何嚐不明白,他當初雖下了決斷,但就內心情感而言,對大宋朝廷終究難以割舍,並非一兩次表態就完全消除的,或許是個試探,卻是存在的現實。
說到底,蜀川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大路,李易也掛著朝廷的官銜,各軍州官員也是朝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