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打仗並不在人多,有時候上萬精兵就能縱橫天下,當年女真人不滿十萬,也能把大宋百萬禁軍打的滿地找牙。他的精兵也有數萬人之眾,卻要用在北方戰場部分,還要有人鎮壓各處要害,能夠征戰的不過兩三萬人,這就決定了不可能浪費有限的資源。
“學士要起的太高了,好在我們占據上遊,順流而下勢如破竹。好在荊湖、江南各地依舊饑荒,大好的機會啊!”葉知秋是信心滿滿的。
李易歪歪嘴也沒說什麼,既然資源有限底蘊淺薄,隻能依靠現有力量相搏,心中浮現出某朝某個經典戰例,如果能夠實現的話,他還是有很大機會的,當下謹慎地道:“還要仔細議論才行。”
卻說,孟璟的敗績,直接導致趙昀大發雷霆,餘天賜授資政殿學士,浙東安撫使兼知紹興府,喬行簡在第十八封乞頜骨奏請後,也徹底的離開決策核心,算是告老還鄉了。
史嵩之和孟珙二人,被召入行在應對,曆史步伐被改變,或者說是提前了。
垂拱殿
史嵩之心情頗為激動,孟珙上任京湖,他總算功德圓滿,喬行簡的離去,朝廷最有威望者,舍他與誰?他入朝拜相的誌向,總算得以實現。
他能取得今日成就,並非靠他的伯父史彌遠的提拔,相反因史彌遠的專權,他還經常遭到非議。此番,完全是他憑真本事,穩固大宋中線和東線,戰略也與趙昀不謀而合,進入都堂已成必然。
“李易猖狂至極,竟然越境進攻歸州,是可忍孰不可忍,二位卿家有何良策?”趙昀心下惱怒不已,他無法在忍受李易的強大。
史嵩之與孟珙二人,幾乎同時感歎,趙昀太衝動了,以至於把李易逼上對抗的道路。當時,若在臨安對李易優容有加,何至於此,但他們隻能在心裏想想,斷不能說出來。
史嵩之心裏並不認可,嘴上不得不說道:“陛下,李易在蜀川勢力已成,短期內難以撼動,當謀長遠。”
趙昀對史嵩之的才能還是認可的,但他無法忍受,口氣生硬地道:“李易以敢於朝廷對抗,難道還要坐視他壯大?”
史嵩之輕輕歎了口氣,他何嚐願意李易壯大,這等於上遊掌控別人手中,生死全不在己手。
孟珙見史嵩之為難,急忙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否。”他作為史嵩之一手提拔的大將,有著知遇之恩,決不願看到史嵩之尚未登上相位,便被趙昀不喜。
史嵩之又豈能不知孟珙心事,他雖眼裏容不得沙子,但對自己人還是很貼心的,又豈能讓孟珙獨支,心下醞釀好的辦法,至少讓趙昀滿意。
“陛下,李易看是氣勢洶洶,實則以坐在火盆上,其卻尚不自知。”
“這又如何說?”趙昀總算來了些許興趣,實在是沒有辦法拿下李易。
孟珙心下暗自僥幸,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李易靠著虜人力量得到成@都府和潼川府路,又奪取利州二路,勢力發展可謂迅猛,麾下將校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