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混亂(1 / 2)

淳佑三年十月,經過充分準備的李易發動了閃擊戰,對,是場絕對的閃擊作戰,超越時代的戰爭方式。

為此,他對各部進行了調整,壓縮各將的編製,使之更加的靈活,裁撤人員也按照將編製,作為軍的預備隊。

他集結羽林軍、背嵬軍三千騎,宣武、宣毅、神機三軍,加上夔州左右軍、新成立的成@都前、後、中軍,南平番軍左右軍及四川製置使司水軍大小船隻千艘,水陸並進東下。

率先打響第二階段戰爭的還是王柏,他以整頓的五千馬軍為前導,這些都是精銳的雙馬馬軍。

首先突破羅田防線據點,以兩萬步軍為後盾,馬軍狂飆東進,根本就不奪取城池,以戰養戰不斷推進,引起了各地守軍的極大恐慌,連孟珙又有幾分意外,這是要做什麼啊?

旋即就是蜀川大軍水陸並進,接近二十萬馬步軍沿著大將東進,半數在船上跟進,隨時支援兩岸攻伐的部隊,他們比更不以攻城拔寨為目地,而是堅定不移地向前挺進,糧草甲仗補給全部走水路,避免了路道被階段,當然不放過宋軍的任何水軍戰船,戰鬥效率相當的高。

這個時代的閃擊戰,自然無法跟後世機械化時代相比,隻是平均的行軍速度,已經是當代絕對的最高峰。

在安慶府甚至追擊到大雷池,也把上萬宋軍水軍戰船殲滅,絕不放過任何對水道有威脅的力量存在,沿途宋軍根本就無力阻擋,甚至有人眼看形勢不妙歸順。

畢竟李易打出的口號並非貓膩,而是大義凜然的清君側在傳播的那些出兵辯解,早就直接指出朝廷的弊端,趨於保守無能的決策,導致連年遭受蒙古人的侵犯,沿江各軍州民不聊生,富饒的大江魚米之鄉竟然餓死了人,簡直就是笑話。

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也有很多人為之不滿,李易固然實質性攻伐朝廷,打出的旗號卻還有幾分蠱惑,那些實在堅守不住又有心思的人,自然有了歸順的借口。

孟珙的兩翼存在戰術頓時失效,人家就不去跟你打,而是悶著頭直奔大江而去,連運送糧草也是靠著船隊,他實在是無能為力,兩次用兵企圖截斷東征的蜀川大軍,卻遭到艨艟支持的馬步軍有利抵抗,哪怕數次擊敗了攔截隊伍,卻隻能在江邊看著無能為力,大江實在是太寬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造船似乎有點晚了。

轉而彙集各地兵馬十餘萬人,其中有四萬襄陽守軍,會同進攻荊湖南路,企圖打敗留守的蜀川大軍,切斷李易的後路,來個甕中捉鱉,把李易困死在江右。

此時,大宋朝廷在李易咄咄逼人的攻勢下,已經完全放棄條件,立即和蒙古人達成盟好,甚至不惜每年輸送歲幣四十萬的代價,換取蒙古軍配合對付李易。

蒙古人也看到了李易的強勢,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來,李易的勢頭絕對是直接對臨安發動進攻,這可是憋足勁破釜沉舟的作戰,讓他們感到了十分的不安。

窩闊台很快做出了決斷,李易超出了他預期的打算,真的不顧一切南下,恐怕會出現不可控的局麵,他的目的是要雙方陷入無休止的爭奪戰,達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果,決不允許任何人取得壓倒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