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不過是小小的插曲,李易並沒有浪費時間,而是催促各路大軍全力進發,絕不糾纏軍州城池得失,十餘萬大軍水陸並進,浩浩蕩蕩殺奔江右而去,沿江幾乎完好無損,不能說是秋毫無犯,卻也算是約束的不錯,不曾引起生民的反抗。
王柏轉戰淮東淮西不負眾望,簡直可以說是用兵如神,連續擊敗數出宋軍,吸引了江北大量的宋軍,甚至連孟珙也不得不收到他的牽製,無法全力追擊李易。
最成功的,當屬他以馬軍奔襲真州的瓜步,僅僅和建康府隔了道江水,引起江右之地的震撼,徹底摧毀了當地的造船,放火焚燒大小船隻,讓水軍實力大受影響。
就算朝廷再重視,也無法改變李易順利挺進事實,順水而下的攻勢相當犀利,蜀川大軍連連衝破無為軍、和州等地的阻攔兵抵建康府,引發了大宋朝野大的動蕩。
當然,李易並非單單沿著大江進攻,過無為軍時就分兵前進,梅殷首次擔任主帥,率宣毅軍全軍配屬夔州左,南平番軍右軍接近三萬馬步軍,從太平州出發進入寧國府,從側翼發動了對臨安府的打擊,兵鋒相當的犀利。
大宋行朝的精銳,大多配置在沿江地帶,臨安側翼多山地,並沒有太多朝廷力量,更何況李易和王柏牽製宋軍主力,讓趙昀有心無力,被梅殷占了極大便宜。
王柏集結馬步軍兩萬人回峰,在滁州的清流頂住孟珙的四萬追兵,速度之快捷令人咂舌。
此時,大宋行朝不得不調遣兩浙和臨安府精銳,湊足了九萬大軍彙集建康府,準備和蜀川大軍最終決戰,隨著各處宋軍和壯丁不斷抵達,宋軍擴大到十三萬,李易竟然沒有動靜,蜀川大軍也暫時停止了攻勢。
孟珙卻看出了李易的算計,這哪裏是裹足不前,分明是等待宋軍最後精銳抵達,再來個一鍋端的節奏,心急如焚下強令將士出戰,就算看出來又能怎樣?人家用的就是陽謀,你要是不戰恐怕會流言四起。
意料之中的遭到王柏迎頭痛擊,首戰清流水失敗。
好在王柏見好就收,根本就不打算深入追擊,依舊是在清流水展開機動防禦,拿著孟珙那套對付孟珙,頗具有喜感。
就在孟珙不斷衝擊王柏防線時,李易突然發動了蓄謀已久的攻勢,史稱“黃天蕩之戰”。
水軍首戰以艨艟為先導,纏住宋軍的淮東水軍,馬步軍在葉開、文封和明皓的指揮下,分路挺進穿插,這也是蜀川大軍標準戰術,來自李易的親自教導,是相當的給力。
葉開和文封率軍入兩把利刃,掩護步軍部隊直接插入北岸宋軍軍陣,切斷水軍和馬步軍聯係,斬殺侍衛馬軍都指揮,造成將士們極大地恐慌,全軍處於風雨飄零狀態。
李易抓住大好的時機,下令葉開和文封率軍再次突進,這次是集中馬軍的作戰,行動相當的迅猛。
兩支馬軍從北向南如同鐵鉗,放過中段和兩翼的宋軍,對準兩側腰際猛突進去,把列成一字長蛇陣的宋軍攔腰截斷、將餘部團團包圍起來。
這下可好的很,兩翼宋軍真是傻眼了,本來他們依靠水軍戰船列陣,妄圖把蜀川大軍堵在江北,哪想到對方步軍在馬軍掩護下截斷他們和水軍聯係,正是慌亂不堪之際,又被馬軍給分割起來,軍心頓時散了,隻顧奪路而逃。被包圍的宋軍更加慌了神,拚命似地左衝右突,卻都被馬軍以弓弩射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