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小檔案
位置:中國、江蘇、長江。
建橋時間:開始於2003年。
主要數據:總長8206米,主橋長約1088米,北岸接線工程總長約15.1千米,南岸接線工程總長約9.1千米。
蘇通大橋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連接南通和蘇州兩市,西距江陰長江公路大橋82千米、東距長江入海口108千米。蘇通大橋北岸連鹽通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通啟高速公路,南岸連蘇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
創造四項世界之最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的建設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其中包括:斜拉橋最大跨度,蘇通大橋跨徑為1088米,是當今世界跨徑最大的斜拉橋;最深基礎,蘇通大橋主墩基礎由131根長約120米、直徑2.5米至2.8米的群樁組成,承台長114米、寬48米,麵積有一個足球場大,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達300米的軟土地基上建起來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樁基礎;最高橋塔,原先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橋塔為日本明石海峽大橋297米的橋塔,蘇通大橋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為世界最高橋塔;最長拉索,蘇通大橋最長拉索長達577米,比日本多多羅大橋斜拉索長100米,為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
蘇通大橋的建成是中國由“橋梁建設大國”向“橋梁建設強國”轉變的標誌性建築。長江上迄今已建有164座大橋。除武漢、南京等老橋外,皆為近30年所建。近期的江陰大橋,為世界第四大跨徑懸索橋,潤揚大橋為世界第三大懸索橋。而雄偉的蘇通大橋,則為長江上第165座了。雖時間上絕非最後一座,但空間上卻是江尾最末一座。由於地質條件比江陰、潤揚兩橋更複雜,不可能采用懸索,而隻能用拉索。這座投資64.5億的大橋,是當今世界最大跨徑的雙塔拉索橋。其艱巨的工程,浩大的規模,高精的技術,加上所創四項“世界之最”的紀錄,使它代表著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建設的最高水平,被稱作世界橋梁的珠穆朗瑪峰。著名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以《無與倫比的工程》為題,對蘇通大橋作了專訪與報導,因此蘇通大橋堪稱“天下第一橋”。
意義重大的蘇通大橋
蘇通大橋位於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市之間,是交通部規劃的黑龍江嘉蔭至福建南平國家重點幹線公路跨越長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蘇省公路主骨架網“縱一”——贛榆至吳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複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建設蘇通大橋對完善國家和江蘇省幹線公路網、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以及沿江整體開發,改善長江安全航運條件、緩解過江交通壓力、保證航運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蘇通大橋建成正式通車之前,還有一件事提前讓世人認識了蘇通大橋,就在2008年5月,奧運聖火到達江蘇,並且在新落成的蘇通大橋上完成交接。在這之後的不久,就是在2008年6月30日,蘇通大橋公路正式通車。
2010年3月26日,在美國土木工程協會(asce)舉行的2010年度頒獎大會上,蘇通大橋工程獲得2010年度土木工程傑出成就獎,這也是中國工程項目首次獲此殊榮。
知識鏈接
氣象條件差:一年當中江麵風力達6級以上的有179天,霧天31天,還麵臨著台風,季風,龍卷風的威脅;
水文條件複雜:江麵寬6千米,主橋墩位處水深為30多米,浪高1到3米,每天兩潮,潮差2至4米,橋位處水流速度常年在2米/秒以上,最大流速為4.47米/秒;
基岩埋藏深:基岩埋藏深達300米,覆蓋層厚,圖形軟弱,河床易受水流衝刷;
航運密度高:橋區通航密度高,船舶噸位大,平均日通過船隻2300多艘,高峰時,日通過船隻能夠接近5000艘,航運與施工的安全矛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