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他鄉,望著月亮。
送你,美麗的衣裳。
看你,對鏡貼花黃。
這夜色太緊張,
時間太漫長,我的姑娘。
你在何方,眼看天亮。
……”
這一段下來,把所有人震住了。
四周依舊無聲,無風。
似乎連蟬鳴都沒了。
好聽!
太好聽了!
聲音充滿了磁性和深情!
他們似乎看到了一對璧人,女人坐在梳妝台錢,靜靜的梳著頭發。
而男人,站在女人身旁,眼神中滿含愛意的靜靜的微笑看著。
這時一陣夜風吹來,場景變換了。
夜涼如水,昏月高懸。
男人獨自站在窗前,手上拿著一件嶄新漂亮的衣服,望著明月,一聲歎惋。
我在他鄉,姑娘可安?
好唯美的一個場景!
重點是很多人將男人和李清石重合了,似乎他就是這個滿心愛意常在心底的那個男人。
至少現場很多人是這樣認知的。
場中的李清石似乎已經忘記了周圍的環境,全力投入到這首歌的意境中,盡情的演繹著。
“都怪這夜色,撩人的瘋狂。
都怪這吉他,彈得太淒涼。
歐~我要唱著歌,
默默把你想,我的姑娘,
你在何方,眼看天亮。
……”
這一段到了這首歌情緒的最高峰。
男人的抱怨,充分展現了這份深情。
這首歌,送給不知道在何方的姑娘。
周圍的人似乎都被這一絲愁緒感染了,沉默,愈加的沉默。
別人唱歌,往往掌聲四起。
而李清石這首歌卻唱的周圍寂靜。
這不得不說這一首歌的成功。
“都怪這夜色,撩人的瘋狂。
都怪這吉他,彈得太淒涼。
歐~我要唱著歌。
默默把你想,我的姑娘。
你在何方,眼看天亮。”
李清石把這段歌詞唱了兩遍,第一段似乎在對天抱怨,第二遍卻更像喃喃低語。
雖然沒有第一遍那麼有呐喊的力量,但那份感染力卻沒有絲毫減少。
愁緒內轉,更顯淒涼!
李清石唱完,這時四周音響裏傳來了一段像是戲曲的唱段。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
李清石低著抱著麥克風繼續慢慢踱步。
這時,孫浩趁機擔憂的向方丘問道:“老幺,能幹過他不?”
朱本正和周小天目光也都集中到了方丘臉上。
他們心中卻是擔心了。
在他們看來李清石這首歌唱的太好聽太完美了。
雖然他們沒聽過原唱,不過在他們想來原唱也不過如此。
他們開始為方丘擔心起來。
別沒幹趴下了別人,自己惹一臉丟人。
“對我沒信心?”
方丘笑著問道。
然後看下場中的李清石。
這首歌,李清石唱的確實堪稱完美。
情緒,音準、全部到位。
更重要的是沒有模仿的痕跡,一般人唱歌都會自覺不自覺的模仿原唱,尤其是不熟悉的歌曲。
但李清石卻沒有。
這說明這首歌絕對是他壓箱底的歌曲。
而且唱了無數遍。
怪不得敢在他來的時候直接點他的名逼他上去對壘,果然有萬全準備。
“這可不是信心的事情,這是麵子的事情!老幺,你說句實話,能不能幹過他,好讓咱放放心。”
朱本正問道。
這時李清石演唱到了最後一段。
“我要,
你在我身旁。
我要,
看著你梳妝。
這夜的風兒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