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方丘跟何雪一起,來到京都。
華遠藥業公司總部。
此時,楊寧遠已經在公司裏等待著了。
“來了。”
見到何雪跟帶著麵罩的方丘,楊寧遠立刻就迎了上來,笑嗬嗬的說道:“剛才接到電話,《醫學與人類》期刊的審稿編輯,以及一位頂尖的醫學家已經下飛機了,現在正在趕過來的路上。”
“楊大哥,這一次可就要麻煩你了。”
方丘笑道。
“一家人,談什麼麻煩不麻煩。”
楊寧遠搖頭大笑一聲,然後轉頭看著何雪說道:“要麻煩的,還是何總。”
“放心吧。”
何雪瞥了倆人一眼,說道:“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他們來考察了。”
“那就好。”
方丘滿意的點點頭。
很快。
楊寧遠把倆人迎進自己的辦公室裏,一邊談聊一邊喝茶。
十分鍾後。
“嘀嘀嘀……”
方丘的電話響起了。
“喂?”
方丘接通電話。
“您好,方丘先生,我們現在已經來到華遠公司的門前了。”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不算熟悉的話聲,當然是純正的英語。
“好的,我馬上就到。”
方丘應了一聲,掛斷電話後,立刻叫上何雪跟楊寧遠一起,快速下樓去迎接。
來到門前。
方丘立刻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那是一個滿頭白發,卻很年輕的中年人。
醫學家,瑞恩!
方丘還清楚的記得,他第一篇論文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之後,第一個到華夏來考察驗證的隊伍,就是瑞恩領頭的。
當時,一共來了五人。
不過。
與上一次不同的是,上一次需要考察的東西實在很玄奧,玄奧到讓人根本不敢相信,所以考察隊才會來那麼多人。
可這一次,需要考察的點,卻僅僅是兩種藥物而已。
因此,身為世界頂尖醫學家之一的瑞恩一個人來,就已經足夠了。
再看。
瑞恩旁邊,還站著一個滿頭卷發,臉上很多雀斑,個子很高看上去很瘦弱的年輕人。
仔細看去。
這個年輕人的脖子上還掛著一個身份牌。
肩上掛著一個包,手裏還拿著一個隨身DV,隨時準備開啟視頻錄製。
“瑞恩先生,好久不見。”
見到瑞恩,方丘立刻就趕緊摘掉口罩,迎了上去跟瑞恩握了握手,然後才又把口罩戴上。
“瑞恩先生,不好意思,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必須要戴上口罩,還請見諒。”
方丘說道。
“沒關係。”
瑞恩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你在華夏國內的影響力。”
“謝謝。”
方丘點頭感謝。
這時。
“方丘先生,你好。”
一直站在旁邊那個瘦高卷發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對著方丘伸出了手,自我介紹道:“我叫威廉裏奇,是《醫學與人類》的審稿編輯之一,您在我們期刊投的稿子,就是我審核的,您也可以直接叫我裏奇。”
“你好,裏奇。”
方丘笑著跟對方握手。
“好了。”
分別跟倆人握完手,方丘這才轉過身,
指著何雪跟楊寧遠說道:“讓我給二位介紹一下這家公司的高管。”
“這位,是華遠藥業的董事長,也是當今仁意集團的股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