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倆人的討論。
一直坐在旁邊的楊老,是越來越開心了。
有這樣的副校長,他就知道自己選擇留下來當客座教授的選擇沒有錯,同時也覺得,方丘能有如此胸襟,能如此的顧全大局,能為中醫的發展盡這麼大的力,他那塊大醫認證,給的是真的值了!
而對於方丘來說。
這一切,都是他早已經計劃好的。
這就是他的第三步計劃,也是去到麻風村的那些日子,看到鄉村的情況才做出來的計劃,同時也是整個下鄉計劃的最後一步。
接下來,所有的一切都隻要按照計劃進行就可以了!
談完之後。
陳寅生再次請楊老和方丘一起吃飯。
吃完飯,楊老就回學校為他準備的宿舍休息去了,方丘也返回宿舍,而陳寅生則是一邊回家,一邊掏出手機來,撥打其他各大中醫藥院校領導們的電話,跟他們談學生下鄉的計劃。
不隻是陳寅生。
其他各大院校的領導高層,聽到這個計劃之後,都表現得非常的活躍,陳寅生都沒說完,他們就紛紛響應起來了。
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
華夏各大著名中醫藥大學的領導,都宣布加入到學生下鄉的計劃中。
第二天。
各大中醫藥大學,紛紛下發通告。
“由“三十億計劃·三十億基金會”提議,全國各大中醫藥高校,將一起加入“學生下鄉計劃”,所有獲得實習資格的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下鄉義診,本此下鄉義診,將與三十億計劃中的六萬名醫師進行聯合,六萬名醫師將會對下鄉義診的學生給於指導,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實踐機會,希望同學們抓緊報名!”
這一篇通告,於當天上午,幾乎就在全國各地的各大中醫藥大學裏傳開了。
當然。
並不是什麼學生都能下鄉去義診的,畢竟到了鄉下之後,可真的是要親自動手給病人治療的,雖然有醫師指導和照顧,但也需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成事,否則就不是下鄉義診,而是下鄉妨礙醫師了!
而隨著這條通告的傳開。
所有中醫藥大學裏,那些大二以上,有實習資格的學生們,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他們很清楚。
在學校裏一直到畢業,他們都很難得到親自實踐學習的機會。
而眼前這個計劃,無疑完美的填補了他們在實踐方麵的空缺,對他們來說,這都是實踐醫學的最好的時候!
其實在此之前。
聽到方丘的三十億計劃的時候,這些學生們心裏就無比羨慕,羨慕的不是方丘能每年捐款三十億,而是羨慕那六萬名醫師,能夠下鄉去為病人診療,同時還能得到高昂的補貼,這簡直就是他們這些大學生畢業後的完美工作啊。
現在,他們終於是有這個機會下鄉了。
雖然是以實習義診的身份,雖然沒有任何得到補貼,但是卻能給於他們用錢都買不到的寶貴的實踐經驗,有了這種下鄉義診的經驗,他們未來的出路就更多了。
更何況。
如果在這次義診
中表現好的話,等畢業的時候,說不定就能得到參加三十億計劃的資格,成為下鄉診療的醫師中的一員。
到時候,他們就不必再為了找工作而犯愁了!
在學生們都很激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