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丘接口背完,然後補充道:“此段出自《訂正太素脈秘決》太素造化脈論,第六小節。”
“溫病在髒在腑總是內熱……”
劉一聞也站了起來。
可他才剛開口。
方丘就立刻接口,說道:“溫病在髒在腑,總是內熱,傷寒中風,原無內熱,髒腑和平,寒熱不偏,營衛不至內陷,故六經既盡,自能汗解。”
“此段,出自於《傷寒懸解》寒熱死生。”
說完。
方丘一臉淡然的看這三位大醫。
這邊。
三位穩坐沙發的大醫,都已不由的站了起來。
互相對視間。
眼眸中,都湧現出來一絲駭然!
他們找的,可都是非常偏門的醫書,目的就是想要刁難方丘,甚至於其他人都可能不知道他們說出來的文段,是來自哪本醫書。
可沒想到的是。
方丘竟然全都背出來了。
“嗯,記憶力不錯。”
心驚之餘,趙立品大醫立刻壓抑這內心的震驚,張口說道:“不過,古話有雲,貪多嚼不爛,雖然多讀書是好事,但還是要專精一本。”
“你讀了這麼多多,應該知道中醫需要複古,醫術的學習和提升需嚴格按照經典來!”
確實。
他們就是抱著這個信念,閉關十年研究經典,才終有所得。
所以,他們認為,他們學習到的,才是真正的中醫正統!
“既然如此。”
方丘微微一笑,看這三位大醫,說道:“晚輩也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問三位前輩。”
“什麼問題?”
趙立品出聲詢問。
“這個問題很簡單。”
方丘張口說道:“現在,生活在南北不同氣候下的人,體質完全不一樣,那麼這兩種體質完全不同的人,在用藥上是否相同?”
“當然不同。”
趙立品大醫,立刻回道。
“華夏上下五千年,經曆了幾次小冰河期,經曆了幾次大的氣候變遷,不同時期的醫書思路均不一樣,那麼按照前輩所言,我們現在治病應該按照哪一個時期的哪本經典來?”
方丘問道。
“嗬嗬。”
聽到方丘的提問,三位大醫同時笑了起來。
他們也感受到了。
方丘似乎是開始在針對他們了。
不過。
他們可是大醫。
他們可是花了十年時間,正是研究出正統中醫來的大醫,他們又怎會如此輕易的被方丘給問倒?
“正是因為流派太多,所以才要正本清源。”
趙立品大醫回答道。
“沒錯。”
胡仁濤大醫點頭讚同,並附和道:“隻有正本清源,才能找到最正確的治療思路。”
“當然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病。”
劉一聞大醫也張口說道:“但是,基礎原理不能分流派!”
聞言。
方丘笑笑,繼續問道:“不知三位前輩,能感受到氣了嗎?”
三位大醫同時搖頭。
身為中醫。
他們當然是相信氣的存在的。
不過。
感受氣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既然不知氣如何在體內運行,哪有如何掌握基礎原理?”
方丘追問。
“何須知道氣是如何在體內運行的?”
劉一聞大醫撇著方丘,說道:“理,古人先賢已經掌握了,我們需要做的隻是提煉出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