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分別,八百裏水泊(1 / 2)

果如李瑾所料,武鬆現在還是清白之身,不願意上梁山聚義,他說道:“武鬆實在放心不下家中長兄,如今既然沒事了,還是要回去看看。至於這酒店,武鬆實在沒臉要。”

“哥哥不必介懷,我們此去也是前途未卜,李瑾也不願帶哥哥走上一條不知前方在何處的道路。”李瑾灑然一笑,魯智深和林衝也都是明事理的人,自然不會怪罪武鬆。李瑾接著說道:“至於這酒店,哥哥既然不願意要,咱們隻今日便走,免得管營得到消息,帶著軍士來搜捕。幾位兄長看如何?”

眾人皆是讚同,當下眾人各自收拾東西,李瑾又將店中夥家打發了,五人隨即背著包裹冒著大雪出了門,往南而行。先是星夜離了滄州境內,才放慢腳步。一路上曉行夜宿,往南到了德州,武鬆要趕往清河縣,不得不與李瑾四人分別了。

“三位哥哥,還有沈睿小兄弟,此去路遠,恕武鬆不能陪同了!”武鬆拱手說道。

都是爽朗的漢子,彼此之間義氣深重,林衝和魯智深都不願意搞得氣氛沉重,直接拱手說道:“兄弟,保重了!”沈睿這些日子在武鬆身上學到了不少拳腳功夫,此時有些眼紅了,但也還是說道:“武鬆哥哥,保重!”

“你也保重,我教你的功夫可不要忘了,平日裏勤加練習。異日相見,我可是要考教你的。”對沈睿這個少年,武鬆是很喜歡的,此時鼓勵道。

“嗯,我知道,來日見了,一定叫哥哥大吃一驚!”沈睿使勁點頭。

“好!”

李瑾上前,將一個包裹遞給武鬆,說道:“哥哥,你一人上路,不比我們結伴而行,這包金銀你拿著,用作盤纏。於路之上要小心在意,酒要少喝,不要與人爭鬧。日後若有難處,可托人來山東尋我們這班兄弟。”

武鬆推脫不過,隻好接下包裹背在身上,拱手說道:“兄弟們的情意,武鬆都記在心上。願兄弟們此去馬到功成!武鬆告辭了,大家保重!”說罷,轉身就走,免得他們看到自己眼中的熱淚。

“哥哥(兄弟)保重!”李瑾四人對著武鬆的背影抱拳。看著武鬆的身影變成了一個黑點,四人這才收拾心情重新上路。

時間來到十一月底,從滄州出發,走了一個多月,李瑾四人才來到濟州府。四人也不停留,直接到了水泊邊。

梁山泊的形成,是從五代石晉開運初年至北宋時期,因黃河在滑、鄆、水庫澶、濮等地多次決口,河水彙集梁山周圍,與源於梁山東南的張澤泊(後稱南旺湖)連成一片,形成了以梁山泊為中心的巨湖,統稱為梁山泊。《宋史》卷九十一載:“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黃河又從滑州決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曆澶、濮、曹、鄆、注梁山泊。”

此時的梁山泊,水域最闊、水勢最大,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裏,隻有中間一座孤島,官軍搜捕攻打不易,正是起事的好去處!

此時除了李瑾之外,林衝三人都有些犯愁,這是為何?沈睿這個少年不說,林衝和魯智深都是陸上豪傑,到了水裏,十分本事發揮不出來三分,這一座巨泊,正不知該如何上到湖中巨島。

魯智深拍了拍自己的光頭,說道:“乖乖!這一座巨泊,倒是起事的好去處。隻是咱們四人,又沒有船,該怎麼上到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