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榷場(1 / 2)

三人縱馬從樹林裏出來,沈睿忙不迭地問道:“大哥,那隻鹿呢?”

“送人了。”李瑾回了一句,轉身一揮手,大隊人馬隨即起行。

“送人?就是林子裏的那些人?”

“嗯。”

“不知是什麼人?能得大郎如此高看。”許貫忠問道。

“兄長應該是聽過他的名頭的,沒羽箭張清便是。”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張虎騎,倒也值得賢弟高看。據說他的飛石之技極為高明,也不知是怎樣個神妙法?”

“其他武藝尚且不知,隻他的飛石之技,說一聲出神入化也不為過。剛才隻在林中,他一石子出去,便打中那隻狂奔之路的膝蓋,隻此便可見一斑!”

“這樣的人物,隻可惜一時不好與他深交。”林衝在一旁說道,史進也是點頭讚同。

“博州與山寨近在咫尺,咱們以後有的是與他打交道的時候。”

“到時候我一定要看看他被大哥如此推崇的飛石技巧是如何高明!”沈睿還對那隻鹿念念不忘,故作嚴肅地說道。

“哈哈哈。”李瑾四人皆是大笑,史進說道:“那你小子還是再等上幾年,武藝練到家了再說。”李瑾和史進同出一門,平日李瑾不在山寨的時候就是由他來教導沈睿的武藝的,自然知道沈睿的武藝在同齡人中已是少有敵手,但要說有多高明,也不見得。

一行人繼續趕路,路上有沈睿這小子不是插科打諢,倒也是趕走了不少長途跋涉的乏味,加上許貫忠博聞強識,熟識山河地理,這一路行來的許多州府他都曾遊曆過,當地掌故也都知曉一二,一路上倒也不難熬。

路過恩州之時,隊伍停留了兩天,李瑾和林衝兩人到清河縣去找武鬆,打聽了一下,可惜武鬆在一個月前和兄長搬走了,兩人正好錯過,李瑾和林衝也隻能是徒呼奈何。

走了半個多月,路程已過大半,這天中午,一行人到了武邑境內,在一處山穀裏埋鍋造飯,暫時休整。李瑾和許貫忠兩人帶著沈睿登上半山坡,觀察地理,兩人指指點點,李瑾還用炭筆在一張牛皮上仔仔細細地畫上了地圖。

“大哥,為什麼每到一處地方,你都要到處觀察,還畫上地圖?”

李瑾畫完之後,將地圖遞給許貫忠,由他來進行校對。李瑾則是對著沈睿說道:“說不得將來我們就要到這些地方來作戰,現在畫好地圖,心中有所成算,總好過以後兩眼一抹黑。”

沈睿這個熱血少年,“反賊”做久了,卻還沒上過戰場,一聽要打仗就興奮得不行,拉住李瑾的手說道:“以後我來幫大哥打仗,一定給大哥打下大大的江山!”

李瑾笑了笑,說了聲“好!”隨即正容說道:“沈睿,戰爭不是兒戲,是會死人的,要爭奪天下,打仗隻是手段,真正重要的,是人心!這些,你可知道嗎?”

雖說比同齡人要早熟些,但沈睿畢竟還隻是一個半大少年,見識還不夠,對世事有了一些理解,但還不甚明了,聽李瑾這麼一說,問道:“要爭天下,不是看誰軍力強盛嗎?”

“軍力強盛固然是必要的,但你可知道,軍隊是從何而來?不正是從百姓中來嗎?咱們山寨為什麼能有那麼多的百姓加入,不正是因為得了周遭百姓的擁護嗎?”

此時許貫忠已經校對完了地圖,見沈睿還是一副半懂不懂的表情,插話道:“沈睿,你近段時間隨聞先生習文,聞先生可曾對你講過秦始皇帝嗎?”

“聞先生對我講過。”沈睿點頭說道。

許貫忠接著說道:“當年秦始皇正是靠著無比強大的軍力橫掃六國,成就萬古未有之基業,可他卻想靠著軍隊和嚴刑峻法治理國家,因此不得人心,以至於民亂四起,加上六國遺族作亂,煊赫一時的秦國才二世而斬。”

李瑾也在一旁說道:“我們此行要去的遼國,在一百六十多年前也曾有入主中原的機會,你可知道嗎?”

“不知道。”

“當時的遼主耶律德光也可以說是雄才大略的人物,趁著中原內亂之時,縱馬南下,將當時的汴京給攻下了,可惜他不能約束部眾,麾下兵馬縱情搶掠,引起中原百姓反抗不斷,最終不得不帶兵回了北方。”

見到沈睿若有所思的樣子,李瑾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要爭天下,要走的路還長遠著呢,以後慢慢體會吧。咱們先下山吃飯。”這一句既是對沈睿說的,也是李瑾對自己的提醒。

三人下了山,和兄弟們用過午飯,休息了一會之後,繼續上路。

後半程,李瑾他們開始收買貨物,一部分人開始裝扮成商隊,畢竟很快就要到了邊境地區,再繼續扮成禁軍說不得會帶來一些麻煩,接近雄州的時候,這一幹人等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商隊,不過有這麼多的馬匹還是紮眼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