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龍顏大怒趙官家(1 / 2)

九月望日,正該是朝會的時候,得益於趙官家的懶散,十日不曾上朝的公卿大夫們今日卻是早早地就在待漏院中等著了。雖然天色還未大亮,但是待漏院前卻是燈火人物,來往喧雜。

照理說,上朝的官員雖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詩書苦讀,知禮識儀的,卻也不至於形成這般鬧市景象。之所以這般熱鬧,蓋因待漏院周圍也有攤販做早點生意,官家也不曾阻止,既能讓小民賺錢,也能讓天未亮就起床準備上朝的官員們不至於餓著肚子,這也是本朝官家寬厚,體恤官員和小民的一大體現。當然,這樣的攤點,像蔡相爺、童樞密這般人物自然是不會光顧的。

“鐺···鐺···鐺···”景陽鍾聲響起,一眾文武大臣在蔡相爺和童樞密兩位領頭人的帶領下,魚貫進入宣德門。

今日蔡相爺的麵色卻是不大好,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得罪了他。不少官員心中暗自盤算,看看是不是自家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惹了相爺不高興。

等一臉掩蓋不住疲憊之色的官家升殿,殿頭官唱禮,眾臣三呼萬歲之後。麵沉如水的蔡相爺手執笏板出班,語帶哀痛的稟奏道:“臣蔡京啟奏陛下,今有濟州府管下,梁山水泊,刁民聚眾造反······”

蔡京準備好的話還沒說完,本來昨晚聽了林靈素講了一夜修道升仙之法,此時昏昏欲睡的趙佶突然醒過神來,問道:“梁山泊?是不是前次童貫和高俅一起請旨征剿的那個梁山泊?怎麼?還沒有征剿掉嗎?”不得不說,趙佶昏是昏了點,記憶力還算是不錯。

聽到趙佶的問話,站立於武班中的高俅不由緊了緊手中的笏板,心中暗罵了蔡京一句,卻是開始盤算起措辭來。

隻聽蔡京繼續說道:“回稟陛下,正是那梁山。前次征剿非但沒有成功,如今聲勢反倒是愈發大了!那夥賊人六日前與北京城中刁民盧俊義裏應外合,夜打城池,洗劫府庫,擄掠北京留守梁世傑,兵馬都監聞達、李成。此等亂民,不滅不足以維護朝廷威嚴,臣請聖上下旨,再遣精兵良將前往進剿。”

眾臣聽了,一個個悄悄看看自己的同僚,或是偷偷拿眼看童樞密,高殿帥。隻是二人麵無表情,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嗯。”聽蔡京說完,道君皇帝卻是麵無表情,隻輕輕嗯了一聲,隨即叫道:“高俅。”

高俅趕緊從朝班之中走出,恭謹行禮,答道:“臣在。”

“前次進剿之事未成,那統軍之將乃是你保舉的,如何不來向朕稟報?”這事趙佶本已經忘到後腦勺去了,此時聽了蔡京稟奏,卻是又想了起來。

“回陛下,臣以為,隻是一夥水賊草寇而已,不值驚擾陛下聖聽,所以未曾稟報。”高俅小心說道。

“不值得?今日再聽卻是賊寇下我陪都,高俅,你可知罪?”道君皇帝的語氣仍舊平淡得很,卻是字字清晰有力,給高俅的感覺不啻於雷霆貼耳!

撲通一聲,高俅卻是已經跪在了金殿之上,也不敢辯解,隻是說道:“臣知罪,求陛下恕罪。”

道君皇帝本來也就隻是敲打他一番而已,也不是真要問罪於他,說道:“既然知錯,先起來吧,不過下不為例。”

“謝陛下開恩。”高俅可不敢就這麼大喇喇地站起來,磕了個頭,謝恩之後,方才站起。

“前次征剿何以失敗?你保舉之將又何在?”

“回陛下,前次征剿功敗垂成,隻怪梁山四麵環水,賊寇不敵官軍,退入水中,官軍無有戰船,追剿不得,才讓賊寇找了機會夜襲,是以兵敗。”遲疑一下,高俅才接著說道,“至於那呼延灼,兵敗之後,投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