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北麵,再有半日路程便是與高唐州交界地方,正有一行三四百人的隊伍在休息,看他們的打扮,和一旁的大車,顯然,這是一隻商隊。如今雖是太平天子在位,天下亦無大事,不過山川水澤之中,嘯聚為盜者不知凡幾,行走四方的商人也都多結伴而行,這上百人的隊伍還真算不上大商隊。
不過要是有明眼人仔細看一看,便能看出來,尋常商隊的夥計護衛絕不會似這支隊伍中人一般精悍。雖然是在休息,眾人也都是在沉默地用著幹糧,卻是沒有人大聲談笑,最多不過是低聲與身邊人說著話,而且一個個都是樸刀、腰刀不離身,倚靠著的大車上,還放著木盾。隊伍中除了拉車的騾、驢、駑馬之外,還有數十匹好馬,正在夥計的伺候下用著精料,看馬匹的肌肉,也不是尋常的駑馬,而是能上陣的精悍好馬。隻這數十匹上等好馬,就能看得出來,這不會是一般商隊。
商隊之中,李瑾正在與扈三娘說話。將水囊遞給扈三娘,李瑾笑著說道:“三娘子,累了吧?”
扈三娘就著水將幹糧咽下,素手抹了抹嘴角,說道:“我扈三娘可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高門千金,莫說是這丁點路,便是到了,也不會喊累。”
見她麵上雖然有些許疲色,精神確實很好,李瑾輕笑。也難怪,她從未出過遠門,最遠不過是到過鄆州城,以她的性子,早就想出門遊曆,這一次的機會,不知道在已經期盼了多久。
李瑾早有北上之意,雖然北方的事宜有許貫忠和聞煥章兩位大才主持,又有廣惠、呼延灼等猛將協助,不時送上山的書信也將現在的局勢說得清楚,但是不親眼看一看,李瑾始終放心不下。本來李瑾早就準備北上,隻是出了盧俊義的事,後麵又要應對關勝的征討,一直未能成行。如今已是十月底了,馬上就是年節,開春之前,朝廷應當不會再次出兵征討,因此李瑾才能抽出空來北上。
至於扈三娘,卻是李瑾下山與扈太公、扈成商量之時,聽說李瑾是要北上遼國,便固執地要跟著。不說扈三娘本身的武藝就是極高,便是一個弱質芊芊的姑娘,李瑾也自信能保護她的安全,自無不可。扈老太公雖然對扈三娘極盡寵愛,但要說讓她出這麼遠的門,本是不同意的。好在此行扈成也要跟著,扈老太公實在糾纏不過,便隻好遂了她的意。
“李寨主,前麵便是高唐州的地界了,咱們要進城嗎?”扈成走到正在說話的兩人身邊,問道。
李瑾此行特意邀上了扈成,便是因為他時常在外行走,主持扈家的商隊,對周邊州府都是熟悉,不過卻是沒有到過遼國,此次帶上了他,便是要走熟路徑,日後好開拓商路。隨著山寨在武清、寧河等地的統治穩固,通商之事勢在必行,正好扈成也是做慣了生意的,再有扈三娘這一份關係,卻是正好,而且,這樣一來,便正好將扈家莊緊緊地綁在了梁山的戰車上。
李瑾站起身來,望著前路,思索片刻,對扈成說道:“咱們目標大,就不進城了。”叫過周正,李瑾吩咐道,“周正,派兩個兄弟進城采買一些幹糧、酒水。”
“是。”
與前次北上不同,李瑾等人此行沒有走恩州、冀州、河間府一線,而是要走高唐,過德州,穿過滄州,直到山寨管下的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