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武安素的第一次(2 / 2)

“第一次咒語失敗的時候。”李蒙南這次倒是沒保密,畢竟這不是關鍵手法,“不過我隻拿走了燜子,可沒動你的盤子。”

武安素好像明白了一點,可又好像更糊塗了。

“別浪費有限的腦細胞了,要是戲法那麼容易就被你這樣的外行人看穿,戲法師也就傳承不到現在了……”李蒙南放下醬油壺,舒坦的打了個飽嗝,雙手抱在腦後伸了個懶腰,隨口道:“這個攤子的燜子肯定是你們這裏最正宗的吧?我看周圍其他賣燜子的都沒這家生意好……”

“這倒也不是……大家隻是盡自己所能幫襯一下。”武安素輕歎一聲,看小吃攤旁那名中年女子的眼神帶上了幾分同情。

“這個攤主家中有兩個女兒,大概一年前,剛升初中的小女兒查出患有尿毒症,需要靠定期血液透析維持生命,為了給小女兒湊每月的透析費和那巨額的換腎費用,她不惜辭去了原本在政府機關單位的職務,在廣場夜市開了這個小吃攤……”

李蒙南不禁肅然起敬,這年頭有多少人削尖腦袋往政府機關鑽,不惜連考數年也要捧上這個永不失業的“金飯碗”,這個攤主的辭職救女的舉動絕對值得敬佩。

“很偉大的母愛是嗎?而且你肯定想不到,她那兩個女兒都不是她親生的,而是她再婚對象帶來的孩子……”

武安素的感歎讓李蒙南陷入了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對她這樣的情況……你們沒什麼救助舉措嗎?”

類似這樣的困難救助是民政部門負責,但武安素也知道,在普通人眼中,和他們打交道最多的警察更能代表國家政府,因此也沒多做解釋,隻是搖頭道:“能做的我們都做了,我們為她的小女兒補辦了醫保,向紅十字會申請救助,甚至還為她進行了幾次捐款……但在近乎天文數字的治療費用麵前,這都是杯水車薪。”

“那新聞媒體呢?”

“本地電視台我們也聯係過了,但像她這樣需要救助的人實在太多,電視台一星期報導一個已經是極限,他們會酌情安排采訪,但時間不能確定。”

電視台這麼做確實也無可厚非,他們畢竟不是專門的救助機構,不可能將這類采訪作為主要節目播放。

而且為了達到最好的募捐效果,這類求助信息必須要有一段足夠的緩衝時間,如果一天一個,甚至一天幾個求助對象,過於分散的捐款也起不到應有的救助效果。

李蒙南閉起雙眼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忽然起身在巷子角落一堆不知何人扔的垃圾中撿回了一條有些洗褪色的淺色小碎花桌布,隨手扯下兩尺見方的一塊,提在手裏吊兒郎當的走回來。

“武警官,這次我請,你別跟我爭啊!”

“你又要搞什麼?”

武安素一看李蒙南那貌似燦爛的笑容就知道他肯定又在琢磨什麼鬼點子,不過她已經懶得去猜了,畢竟一個正常人永遠無法理解一個精神病人的世界。

武安素已經愈發相信,李蒙南說自己是精神病人根本就是句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