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需要花費多少靈石?”楊世雲開口問道。
“有一條靈脈當然是最好的,隻需要上品靈石一萬顆,沒有靈脈,以靈石來投資,需要上品靈石兩億顆。”圖圖如實回答道。
“相差這麼多?”楊世雲震驚莫名。
要知道靈石分為極、上、中、下四個等級,每個等級之間的換算比例都是一百比一。兩億顆上品靈石,就相當於兩萬億顆下品靈石,這筆巨款毫無疑問可以砸死一個新崛起的大型宗門!
因為新崛起的大型宗門,實力足夠,但卻欠缺底蘊,抗風險能力要比傳統的大型宗門低得多。
尋常金丹修士的身家,平均在三十萬到七十萬上品靈石之間。窮點的金丹修士手中的現金可能也就五六萬顆上品靈石。
元嬰修士的身家一般是在這個基礎上提升一百倍到五百倍之間。即便如此,上品靈石兩億顆,金丹修士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的。
楊世雲心想,難怪金丹修士栽培靈泉,都是以靈脈為基礎了。
有了靈脈,以金丹修士的身家,栽培一口靈泉是不成問題的。
也就是說,金丹修士的流動性遠遠小於低階修士。
哪怕是散修的金丹修士也會選擇占據一些微型靈脈為自家洞府了。這樣的微型靈脈,隻能夠供兩三位金丹修士修煉,甚至有的隻能夠供一位金丹修士修煉。這樣的靈脈,宗門和二流家族勢力是看不上眼的。三流家族勢力又搶不過金丹修士。況且這樣的微型靈脈,數量相當多,分布很廣,也很散。
也隻有散修才有那個閑功夫去尋找。
像風氏家族這樣的豪門世家,擁有靈脈靈峰數百座。千火峰上的靈脈,隻是一條小型靈脈,它的靈氣吞吐量是微型靈脈的幾十倍。而且小型靈脈與微型靈脈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在於持久穩定性。
微型靈脈的持續時間有限,也就兩三百年,你不去用它,它也有可能自行消散。
小型靈脈不會這樣,隻要沒有破壞性地使用它,它可以持續數萬年以上。如果保養得好的話,甚至可以持續存在,慢慢升級為中型靈脈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靈脈,之前不過是給一眾築基修士修煉,從這裏可以看出風家的財大氣粗了。他們的靈脈和靈峰使用率相當低,遠遠沒有達到使用的極致,一來是因為風家的高階修士也就地麼多,平均一算,一座靈峰也就一個兩個人。
楊世雲曾聽風依蓮說起過,風家有一半的靈脈處於封存保養狀態,另一半之中,又有三分之一是處於半使用半封存狀態,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使用率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七十。
每隔千年,這些靈峰就會更換一批。以前使用的這一半又三分之二的靈峰會完美封存保養。
這樣循環保養之下,風家的靈脈,隻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強,而靈石礦脈的開采也是采取如此手段。
而這一點也是許多宗門的慣用手段,否則破壞性地開采,隻會讓自身資源越來越少。整個人族修士界的和平大環境,也是因為各大超級宗門、大型宗門皆采取這種資源使用方式,使得各大宗門皆不缺資源使用,又因為外有妖族,缺乏資源可以向外掠奪。
這也是黑暗年代之後,短短十幾萬年,人族便從無到有,發展到如今的水準。
內耗少了,資源充足,修行大環境適合。
楊世雲聽說,這種模式還是人族幾位散仙共同攜手定下的,稱之為光明條約。條約內容當然不隻限於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開發。
修士修行之後,智慧越來越強,能夠看得更高,想得更遠。這種有利於各方勢力的條約,各方勢力皆會自覺遵守,哪怕是後來加入這個條約的勢力,同樣不會如此短視。
楊世雲的身家,現金並不多,都拿去投資店鋪去了。
幾萬顆上品靈石倒是可以輕鬆拿出來,但是兩億顆上品靈石,真的非常無力。
所以,楊世雲想要栽培靈泉種子,隻能夠找一個小型靈脈,將它移植到氣運道圖之中。微型靈脈根本無法培育靈泉。
而靈脈除了大小分級之外,還有品質分級。
這中間的差距也不小,這裏就不一一細表了。
楊世雲要選擇煉丹法傀的初使技能,這又是非常頭疼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