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跟著寨主不會錯(1 / 2)

蘇棠吃完飯準備去將住宅區的環保問題完善一下,比如需要環衛工人打掃路邊,這裏雖說沒有塑料什麼的那麼多垃圾,但是落葉之類的還是要清理的。

還要隔一段地方放置垃圾箱,還要蓋公共廁所,以及小區裏的化糞池誰掏,安保問題等等。

係統是將房子給蓋出來了,但是這些小事情它可不管,需要自己去完善。

蘇棠畫了幾張垃圾箱的圖紙,就是那種路邊的小垃圾箱,每隔十到二十米就在路邊安裝一個,有環保工人每天打掃倒垃圾。

還有一種就是半人高的垃圾桶,放置在一些垃圾比較多的地方,比如商業街,當然這是以後的,現在六層樓區還沒幾個人影呢。

再就是三個輪子帶小車廂的垃圾車,環衛工人可以騎著垃圾車穿梭在路邊運送垃圾,由於垃圾車的需求量可能比較多,暫時讓鐵匠們不製作自行車,先將垃圾車製作出來。

蘇棠的新政策一出,寨子裏的那些老頭兒老太太們就找到事情做了,他們年紀大幹不了地裏的重活,呆在家裏吃閑飯也挺不是個事兒的,現在紛紛跑去報名要去掃大街。

寨主可說了,一個月發兩百文的工錢,雖說隻有兩百文,五個月就能掙一兩銀子,一年就是二兩零四百文錢,二兩銀子可是不少,要是放在以前的時候,夠一家人花兩年的了。

那時候有點錢隻舍得買鹽和一些糙米吃吃,一年到頭別說肉了,連布都未必買的上,舊衣服都是縫縫補補的湊合著穿,一年也未必花的了一兩銀子。

現在賺的多了,生活也好了,買些好布做衣裳,吃上油吃上肉,雖說二兩銀子不至於花兩年,那也能讓一家吃上好多頓肉的,怎麼算都比在家裏吃閑飯強。

至於化糞池的掏糞工作,蘇棠選擇承包製,誰負責哪幾棟樓下的化糞池不會付給他們工錢,而是裏麵的糞便歸他們所有。

要知道古代的糞便是可以賣錢的,這裏沒有各種化肥什麼的,糞便就成了地裏最重要的肥料,為了莊稼長的好,一些人會買些糞便回來施肥用,也就產生了掏糞人這個職業,專門幫人清理糞便,然後再轉手賣掉。

並且工作樓又成立了一個環保管理部門,裏麵的人專門負責管理城市衛生以及小區業務等問題。

前段時間在超市門口給人推銷乳清的王大嬸現在別提有多高興了。

以前她是長河縣的一個農戶,守著那二畝地,種出來些糧食還要交稅,剩下的糧食不夠吃,就挖野菜配著吃,勉強能糊口。

可惜有一天她大兒子進山打獵想給家裏弄些肉嚐嚐,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她以為她大兒子被山裏的野獸給吃了,天天以淚洗麵,她沒了老伴,就剩下大媳婦,未出嫁的二閨女,還有十來歲的孫女。

家裏沒了幹活的主力,讓她們幾個女人家的可怎麼活,日子更是一天比一天的難捱,吃不飽穿不暖,房子還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