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兩人一起合作,雖然官兵人數少了些,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但也不至於被黃巾軍完全壓製。
對於這樣的安排,皇甫嵩也有些明了。
雖然在整體戰局的把控上,皇甫嵩不比有著前世信息的劉涵清楚明白。
但是,皇甫嵩也看出了天下大亂,可能會有不少的變故突然發生。
劉涵這樣的安排,也不是為難他們,而是有著其他的考量。
所以,皇甫嵩倒是認真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並且,皇甫嵩開始考慮,怎麼利用黃巾軍的弱點來擊敗他們。
而且,皇甫嵩雖然出身名門世家,文武雙全,名聲響亮。
但是,劉涵的橫空出世,對付外族人的那種機敏巧勝,讓皇甫嵩很是欣賞。
在大局觀上,劉涵確實比自己要強得多,皇甫嵩很是佩服劉涵。
因此,皇甫嵩沒有因為劉涵的年輕得勢,而有絲毫的輕看。
再加上劉涵到目前為止,所行所做的,都是對大漢有利的事情,皇甫嵩也沒有懷疑劉涵的忠心。
因而,皇甫嵩願意在行動時順服劉涵。
不過,朱儁可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朱儁這些年在仕途上一路高升,可謂是誌得意滿。
加上當年在交州,他也是憑著幾千家兵,在官兵的幫助下,大破烏滸蠻,斬殺梁龍,也有不少的戰鬥經驗,功勳不少。
因此,受盡了各種好評的朱儁,對於過於年輕就身為大將軍,備受陛下寵信的劉涵那些戰功,有些輕視。
朱儁認為,劉涵隻是運氣夠好,加上出身好,人又狡詐,才會有那麼多建功立業的機會。
而有了陛下大力支持的虎威軍,那樣的好裝備堆出來的戰鬥力,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再加上劉涵打仗時手段奸猾,讓剛直急躁的朱儁並不服氣。
甚至朱儁也幻想過,如果自己有了劉涵那樣的資源,肯定會比劉涵更加出色的。
這一次,朱儁跟皇甫嵩帶兵出征,劉涵才給了他們兩萬的人馬,朱儁有些不滿。
這樣少的人數,對抗波才的十幾萬黃巾軍,讓朱儁覺得,劉涵就是怕自己立大功,才會為難的。
因此,一路上,朱儁都有些鬱鬱寡歡。
而有皇甫嵩在,朱儁還是沒有表現太過。
不過,朱儁一路陰沉著臉,又是火爆的脾氣,讓跟隨他的官兵都謹慎了許多,生怕惹惱了這位大將而遭殃。
在這樣的氛圍中,官兵很快就到達了潁川長社。
可是,當朱儁皇甫嵩帶兵剛剛趕到潁川的時候,已經占據了長社的波才,卻是沒有選擇與官兵直接作戰。
而且,波才反倒是在他們來之前,就率軍退出了長社,轉而往鄢陵方向的伏牛山而去。
這下子,波才直接就將長社,這麼輕而易舉的拱手相讓,讓官兵直接得到長社了。
波才率部撤退潰逃,皇甫嵩朱儁率部剛到這裏,就輕而易舉地進入了長社,可卻感覺更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