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嚴肅宇宙中的嚴肅建築(2 / 2)

不行,我需要讓AI馬上幫我分析一下原因。

……

也許是考慮到繁雜的信息會讓我感到混亂,也許是距離的原因影響信息精確,也許是最具代表性……AI隻給我展示出一顆行星的信息。

這顆行星被我編號為10號行星,她的大小略低於地球的四分之三,是距離我們所在的空間站很近的星球,也是“膠囊係統”每次旅行的最後一顆拜訪的的星球,到達守望者號最少隻需要4個月,至多6個月。值得一提的是,10號行星的版圖也是最接近地球的。

信息顯示:在“播種”完成後,新生人類以極快的速度在各地形成聚落,又很快團結成國家。基因編輯技術刻在新生人類DNA中的語言能力(漢語)、知識和智慧幫助他們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建設著各自的文明,縱使初始基數不夠大,但後續的發展前景將隨著時間推移而值得期待。

那為什麼會出現了發展水平上升比預料慢的事情呢?

因為新生人類在發揮了人類優勢的同時,也繼承和重複了人類在曆史上曾經犯下的錯誤。人類擁有合作團結的意識,同時也有自相殘殺的卑劣天性,即使沒有像樓蘭或龐貝那樣遇到天災而滅亡,人類也會在不斷的殺戮中掙紮、崛起、衰弱、消磨殆盡——新生人類也不例外。

經曆了近2000年發展的10號行星,在其幾塊主要大陸上都發生著如同日本戰國時期那種小國林立、相互爭鬥的場景,長年累月的兵燹吞噬著無數人口、文明和資源,而這種情況已經持續超過800年。我甚至有一種擔憂:這些新生人類會不會已經把戰爭當成了一種人生信仰而去頂禮膜拜?失去戰爭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以人類的曆史來看,這種擔憂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10號行星如此,其它行星應該也差不多。

真是可笑,我們辛辛苦苦穿越蟲洞而來所播種的新生人類,卻在不斷地自相殘殺,無意義地消耗著自己。就算他們最後得以保存,也會被我們所收割……悲哀啊!

我終於明白了麥克所說的:這是嚴肅的宇宙,這是嚴肅的建築。

……

AI沒有辦法探測出N粒子控製指令的開發數量、程度、效率等數據,從傳回的星球表麵上也沒有看到明顯的異常景象和信息,有的隻是被無盡硝煙遮蔽的天空。

……

其實換個思路,這種列國紛爭的情景在地球上也出現過,而且是多次,那人類是如何終結這種情景的呢?

其中比較常見的當然就是某個國家或勢力突然崛起,最終實現吞並大部分國家,這在很多國家的曆史中都有過實例——我們的中國就是個最具代表的例子。這種狀況的離不開英雄或偉人的出現,而目前從10號行星持續800年的戰亂中來看,至少這期間並沒有什麼人或群體影響著整個世界的走向。

也有種可能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小國的消失,幾個中等國家實現了相互製約、鬥而不破的情況,這就像地球文明的發展一樣,所有國家最終歸於合作……算了。

不過我的擔憂也是非常有可能出現的結果,眾多小國不斷來回鬥爭,不管哪個國家都沒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無非是新的勢力代替舊的勢力繼續鬥爭罷了。但樂觀點看,這樣也會發展成人弱器利的結果,戰爭趨勢著科技飛速發展,這種可能性還是蠻大的。當然各種天災也會影響著發展的走向,具體的概率無法預測。

如果我們做些什麼,加速“發展”這一階段的推進,會不會讓上述某些情況提早出現呢?這也不是不可能,如曆史一樣,沒有英雄與偉人出現的話,我們可以“製造”出英雄與偉人!這樣的幹涉就會起到加速的作用,但問題又來了:具體要怎麼實施?

……

麥克同意我的看法,他認為可以在“發展”這個階段中對部分星球上少數正式或潛在的國家領袖進行教育(前提是他們願意),利用給出先進的知識、理念、思想,甚至直接傳授技術等方式,來讓少數國家崛起,最終成為雄霸一方的大國,這無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畢竟我們無法操控環境,更無法在空間站左右某場戰鬥的勝負。

但我們可以幹涉、影響整個星球的發展走向。

如果這樣看,下一步要做的就變得清晰起來:如何進行幹涉和教育?

麥克的回答讓我十分意外——

——利用“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