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高興(1 / 3)

站在自己家的老屋門口, 寧二一時有些恍惚,就在是這裏,他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日子。那段時間, 生活的那麼辛苦, 為了生存,他拚命的努力著,同時也是在這個地方,他認識了醜姑,從此改寫了他的人生。

他回頭看了醜姑一眼,笑容滿麵的說:“咱家的老屋, 你還沒在這裏住過呢。”

“恩,這回咱們在這裏多留幾天。”醜姑笑道。

突然, 一群人快步往這邊跑了過來, 還大呼小叫道:“哎, 真回來了呢。寧老爺回來了。”

寧二回頭,一群人已經跑到跟前來了, 這群人當中就有了寧二認識的老麵孔。雖然大家已經變老了,但畢竟是成年人,還是容易分辨出來一些。

“哎喲,這不是三叔嗎?”寧二對中間的一位老人說。

“喲,我老成這樣了, 沒想到你還能認出我來啊。”被稱為三叔的老人大笑起來。

“嗬嗬, 這麼多年了, 我自己都老啦。”寧二笑道。

“是啊,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你教過的孩子們,都兒女成群了。”大家都說。由孩童變成中青年,變化太大,寧二基本認不出誰是誰了。還要大家一一自己介紹,再說些當時的趣事,他才慢慢回想起來。

眾人熱熱鬧鬧的說笑著,往寧家的老屋裏湧。

老屋一直有村裏人幫忙維護著。寧二也曾經派人回來照看過,連帶著薑吳村的吳家老宅子也一樣都保存的好好的。

眾人雖然知道寧二是大官了,但寧二卻是便服來的,與眾人也十分親和,大家也就不當是官老爺,而隻當他是當年村裏的那個少年了。

老屋裏,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就好象他們還一直住在這裏一樣。

寧二帶著眾人在屋子裏轉了一圈,感歎道:“哎,一晃這麼多年就過去了。”

“是啊是啊,我們村和薑吳村現在也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了,連帶著周邊的村鎮都比以前日子好過多了。這都是托你們的福呢。”大家都說。

“不敢當,還是靠大家自己的努力。”寧二擺擺手,並不肯居功。雖然他曾經和醜姑確實給村裏帶來了一些好處,但他們走的匆忙,後來的一切都是靠村民們自己的努力,與他們真的沒多大關係了。

村長吩咐了人去做飯,說要好好招待招待寧二他們一行人。

寧二也不推辭,笑道:“好啊,我也想很懷念老家的飯菜呢。弄幾個大家常吃的菜,我就好這一口,可別太破費。”

“你放心。現在村裏條件好了,就是天天吃肉也吃得起了。”眾人都大笑起來了。

往寧家來的人越來越多,在地裏幹活的人都回來了,認識寧二的人都要過來和他打個招呼說幾句話,不認識他的人也想見見這位傳說中的,本村第一大後台。

要不是村長把些無關緊要的人都趕出去了,隻怕寧家就要擠得水泄不通了。

寧二拿出給村裏帶來的一些小禮物交給村長,就是些書與筆墨紙張等物,都是從他們京裏自己家鋪子裏拿出來的。

“我難得回村一次,中途遙遠也沒帶什麼東西,就這點兒東西,您發給村裏人吧。”

村長一見這麼多書,就激動壞了,書可是大家最需要的東西。

寧家村雖然是富裕了,但讀書成長起來的人還是非常少的,一般考個秀才就是頂天,這與整個這塊地方的大環境太差有關。鎮子上的學堂水平就不高,想要讀出點名堂來就得到縣裏去。真的能到縣裏去安心讀書的人,也沒幾個。何況大家真發達起來的時間也不長,底蘊也還不夠。

所以這麼多年來,也就最近幾年,寧家村與薑吳村才出了三個秀才,有一個人在縣裏讀書,準備大比一直讀下去。剩下的寧子安和薑吳村的一位年紀已大的秀才,幹脆就回村當起夫子來了。叫薑興平的夫子,今天因為其媳婦娘家老娘去世,去吊唁了。

不過,在下一代的孩子當中,讀書的就多了,讀的好可不少,有的已經要準備下場考了,考中也是秀才了。

寧家村的學堂雖然總共隻有兩位夫子,卻不僅收寧家村與薑吳村的孩子,附近十裏八鄉的孩子也都收,辦的也有聲有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