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這也是小量製作,一個老竹夠陳銘折騰好幾遍。至於那些灌木,也都是山裏到處遍布的,現在做柴燒,村裏人都嫌太沉。陳銘上次砍回來的那些,還剩下一大堆。
加上陳銘用化骨水軟化竹子與木材,幾乎沒有多少損耗。也就是前麵兩次,熟練度不高,製廢了。他這種製作方式,可比工業造紙經濟節能多了。
這造紙過程漫長,緩解繁多,陳銘試驗一兩次,也隻是將製作過程更熟悉,對於技術關鍵緩解的掌握也是在緩慢的提升。
第三批依然不是很完美,比前麵兩次好了很多,裏麵至少可以找出好幾張品相不錯的黃紙。
祖師爺都感覺吃驚得很,他當年可沒真的隻去製作黃紙,他是跟著師父做過很多次,對製作工藝比較了解而已。是那種一看就會,動手就廢的水平。可沒想到,這個第二十四代徒玄孫竟然做了三遍就能夠做出可用的符紙,這確實不容易。
梅山水師特製的這種符紙,跟市麵上的那種黃紙可大不一樣。這紙張的韌性極強,要用力一扯,才能夠撕破。晾幹之後,再泡水也不容易泡爛。色澤也更加純淨,這是一種讓人舒服寧靜的黃色。紙張還帶有一種獨有的紙香味。這樣的符紙,更容易吸收符墨,而且比較耐用,不會因為折疊幾下就出現破損。便於符籙的保存。
“這紙可以用了。”祖師爺也不想陳銘在製作符紙上麵花費太多的時間。
“不行,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覺得我還能夠製作出更完美的符紙。你不是說越是完美的符紙,成符的成功率會更高麼?”陳銘說道。
“嗯,我是這麼說的。”祖師爺沒想到這個二十四代徒玄孫的脾氣竟然這麼強。
陳銘第三遍製作符紙的時候,就找到了一點感覺。他覺得問題主要是出現在舂料和操紙這兩個過程。舂料不均勻會導致操紙時紙漿在簾床上分布不均。最後會導致紙張不合格。
所以第四次造紙,陳銘就更加細心,尤其是在舂料和操紙的時候,特別小心。木漿與水的比例調到恰到好處,木漿舂得非常細膩均勻。後麵的操紙就非常的順暢,光是憑感覺,陳銘覺得這一批符紙的質量比之前要高出不少。就算不到完美,也差不了太多。
符紙是品相上乘的符紙,祖師爺已經找不出什麼毛病。但是讓祖師爺不滿的是,陳銘又多浪費了兩三天時間。
“你趕緊去準備符墨吧。照你這個速度過完年,你還學不會畫符。”祖師爺感覺很紮心,當年自己學不會的,都被這個小徒玄孫學精了,感覺自己像個白癡似的。偏偏這小混蛋一點都不善解人意。人生就是這樣啊,打擊不到別人,受打擊的就是自己。
陳銘突然發現確實耽誤了不少時間。
結果還沒進山去找那隻靈獸黃鼠狼放血,蘇沫曦過來找他有事了。到不是村裏有事要陳銘幫忙,蘇沫曦手下現在人強馬壯,一切都朝著蘇沫曦計劃中的方向發展。在智商上麵,蘇沫曦對馬金貴那群老油條簡直形成了降維打擊。就馬金貴那些人的智商,雖然不停地給蘇沫曦接手茶樹村權力的過程設絆,結果每次到最後,都是自己被搞得灰頭土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