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吃了,紅的全摘了,待會你帶回去吃。你現在再吃,待會吃飯就吃不下了。”陳銘準備將那一株上麵的變紅的西紅柿全摘下來。
“別別,我那裏也沒有冰箱,摘太多了,我一下子吃不完就壞了。等我吃完再過來摘吧。”蘇沫曦說道。
因為蘇沫曦的到來,陳銘又多做了兩道菜。蘇沫曦帶了肉過來,用來炒一道青椒炒肉,四季豆裏麵也放點肉末。一道西紅柿蛋湯,再加一道蕹菜葉子。三菜一湯。也算是豐盛。
“在農村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現摘現吃,在城裏絕對吃不到這麼新鮮的蔬菜。”蘇沫曦說道。
“那當然,你們在超市裏買的菜都是從外地販運過去的,從采摘到銷售,中間差不多隔了一天。也虧得現在交通發達,到處都是高速,不然的話,在城裏更難吃到新鮮的菜。”陳銘說道。
“在城裏呢,就是買東西比較便利,全國各地的蔬菜都能夠吃得到。蔬菜的種類比較多。現在運動康複醫院的病人跟我反映,說在茶樹村就是有一點不好,每天吃的菜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蘇沫曦笑道。
陳銘噗嗤一笑:“那就沒辦法了,什麼季節出什麼菜,這是沒辦法改變的。”
“怎麼沒辦法改變?其實大棚裏四季各種菜都可以種植。另外就算是當季菜,也是有很多種類的。咱們村的村民都是老觀念,不懂得改變,其實多種植一些當即蔬菜,也並不是很難。而且蔬菜也可以分批種植分批上市,就不會有時候出產的蔬菜吃不完,有時候有沒菜吃。但有些村民喜歡圖簡單。”蘇沫曦說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你看看現在村子裏有多少年輕人?都是一些老人小孩。人家那麼大年紀,能夠帶好小孩做好家務就不錯了,哪裏還有精力種蔬菜?你說的那種種法,得專業種菜的菜農才能夠做得到。”陳銘說道。
蘇沫曦點點頭,她讚同陳銘的說法,不光是茶樹村現在幾乎所有農村都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今年過年的時候,我準備組織回來過年的村民開個會,鼓勵他們回來就業。今年年底新公路通車之後,附一醫院的運動康複中心就要開始建設。我們村裏與附一的協議裏有相應條款,新的運動康複中心在招聘的時候,會優先在我們村裏招聘。附一的規模提升上去之後,各方麵的采購量也會提升上去。屆時,光靠我們現在這零敲碎打的蔬菜種植,根本無法滿足運動康複中心的需求。”蘇沫曦說道。
說著說著,蘇沫曦差點忘記了她今天來陳銘家裏的主要目的。
蘇沫曦的主要目的自然不是來陳銘家裏蹭飯,而是想通過陳銘這個本村人,多了解一些關於楊鳴興與吳玉嬌的事情。
“其實,我今天過來,還是想問楊鳴興與吳玉嬌的事情。”蘇沫曦突然停下筷子。
“那你可就找錯人了。這事,你找馬岩或者陳永剛他們中任何一個都要比我靠譜啊。”陳銘苦笑道。兩個沒結婚的男女討論關於兩個出軌男女的婚姻問題,這情景怎麼都感覺有些詭異。
“我知道,他們可能比你知道得更多。但是他們做事還是有些畏畏縮縮。前怕虎後怕狼。而且這事,我覺得不簡單。最好能夠問清楚。你看看村裏那些人跟他們在一起打工的。我們好好調查一下,最好把這事調查清楚。雖然這事,我不需要管得這麼細致。但是我看著楊明明那麼可憐,有些不忍心。”蘇沫曦這個人心地還是很善良的。不像村子裏的很多人,那麼麻木。有些人隻要不關自己事,就遠遠地避開。
陳銘一下子也有些觸動,他最能夠理解小孩子沒有父母的那種痛苦。雖然陳老爹對他的關心不會亞於任何親生父母。但是,父愛母愛真的是無法替代的。陳銘從小就知道他與別的小孩是不一樣的。
陳銘還是得找馬岩、陳永剛、陳民安這些人。
不過,陳銘去找這些人,跟蘇沫曦找這些人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陳銘把這些人喊過來在家裏吃晚飯。
“陳醫師,蘇支書這幾天老往你這裏蹭飯吃,你們不是有什麼最新進展了吧?要說蘇支書還真是不錯,一個城裏長大的女孩子,能夠紮身農村,一點都沒有一般城裏女孩子那種嬌氣。我覺得你們挺合適的。你現在也是附一醫院的特聘專家,收入比城裏的大專家還高。也配得起蘇支書。”馬岩說道。
“胡說八道。蘇支書就是來我這裏純粹蹭飯。不過今天來是為了楊鳴興與吳玉嬌兩口子的事。其實,我覺得蘇支書說得沒錯,這兩口子突然要離婚,是有些不大正常。要說吳玉嬌那種人,出去打工這麼多年,也不是今年才跟楊鳴興不在一個地方打工,要紅杏出牆早該出了。現在孩子都那麼大了,還計劃要生二胎。怎麼會一下子就變心了呢?”陳銘說起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