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三十三年,大周肅宗徒元義駕崩,年僅54歲,累死的。
他的帝王生涯前期和老聖人、兄弟們鬥智鬥勇,中期平衡朝堂,整肅父皇一朝貪腐遺毒,後期應對外族的挑釁侵略保境安民,殫精竭慮。他勵精圖治,才使事實上已經被掏空的國家底子重煥了生機。
然而,後世朝堂民間卻盛傳他是一個暴/君。他差點讓那些筆杆子們把他的祖墳給挖了。他死了是怎麼知道的呢?
原來,他死後靈魂不散,一直以阿飄的形態遊蕩世間。然而,他對後世之事越看越生氣,心中難免怨氣越來越大。
他不甘心,他生前擼了勳貴世家這些蛀蟲,吏治變清明,百姓安居,怎麼就成了殘暴之君了呢。
還有他的江山,他嘔心嚦血怎麼就傳給了那麼個不肖子?
最後,不肖子年老時朝堂任由一幫文臣把控。
他那不孝子聽聞後金兵南下,從醉生夢死中醒來,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孫子。他的孫子不過十二歲,哪裏懂什麼朝政和國家大事?一幫爭權貪官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通/敵/賣/國,曾經赫赫揚揚大周就這樣完了。
一些文臣江南士紳又在金陵擁立了一個大周宗室當皇帝,京都王氣衰竭,而微弱的王氣在金陵顯現,他的靈魂竟然不受控製飄到金陵。
他的靈魂飄到在金陵紫金山上,乍然間進入了一個神仙府地。
蒼穹曠遠,春日綿綿。
遠處青山隱隱,白雲茫茫,近處瑞靄籠罩,祥光陣陣。
不時彩鳥夾雲翩躚飛過,靈獸穿花怡然信步。
這裏空無人煙,他一個孤魂卻還能觸到這裏的一切。
他在青山下找到一個洞府,裏頭像是人為開鑿了一間間石屋,石屋陳設簡單,卻是非常幹淨。
他看到有三間石屋放著一架架的竹簡,他走進第一間書屋,翻閱了竹簡,閱讀後之後,發現是道家經曲,反正當阿飄閑著也是閑著,於是就在石屋中讀了起來。
他越讀越覺得微言大義,漸漸有所了悟,不知不覺已修習了些許道法。當他發現這個奇跡後,更相信這是神仙洞府,隻要他修習道法,將來成仙或是重新做人均比現在當身不由己的阿飄強。
他精讀竹簡,習得道法,靈魂吸納靈氣,逐漸變得強大起來。隻是到了外麵,強大起來的靈魂也隻是能到處走走,不會再任由“王氣”來限製他的行跡罷了。
卻說這些年天下大變,不過十年,南方各路反後金的起義軍紛紛被壓製,他也感應不到金陵或任何地方有與他相通的“王氣”了。
韃子已經占領中原,他能發現到韃子在燕雲一帶強大得多的“王氣”,這股“王氣”卻不是和他有助益的,而是“相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