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與宋家的兵荒馬亂, 同是京市名門望族的張家此時卻和樂融融,以張家老太爺為首的眾人團團圍坐,共敘家常,歡聲笑語一刻也不曾間斷。
張老太爺雖然素來喜靜, 但今日闊別多年的小孫子張少珩學成歸國, 其他小輩們也都趕回來湊趣, 難得享受一回天倫之樂,自然是怎麼熱鬧怎麼來了。
不知不覺間當初那個小豆丁竟然已經出落成俏生生的小白楊, 瞧著別提多精神了, 張老太爺高興之餘也不禁埋怨起來了,拐杖在地上一敲, 絮絮地說道:“好好的孩子!還那麼小,非要送到國外去, 真不知道你那不靠譜的爸媽是怎麼想的,還說什麼是為了你好,方便學習先進文化,難道我們自己國家就沒東西可以教你了?別的不提, 隻詩詞歌賦這些, 那些洋鬼子們懂嗎?”
張老太爺是從舊時代裏走過來的人, 比較戀舊,研究了一輩子易經八卦,性子裏有股迂腐呆板之氣, 極為推崇我國傳統文化, 是以會由此說。
當年獨子張岩領回個洋娃娃似的女孩, 說要娶她做妻子的時候,張老太爺就老大不願意,可惜兒子跟他一個脾氣, 認準了的事就絕對不更改,之後父子兩人鬥了一陣法,最後還是張岩技高一籌,成功抱得美人歸,婚後兩人琴瑟和諧,十分恩愛,不久就雙雙投身事業當中,在商業圈混得風生水起。
幾個孩子都了解張老太爺的脾氣,知道他是看張岩夫婦常年待在國外,心裏不痛快罷了,也就順著他的話說,笑著勸解了幾句。
張少珩泡了一杯茶,雙手遞給老太爺,笑著說道:“爺爺就別生氣了,爸爸媽媽也是想讓我趁著年輕,多學點東西。”
張老太爺輕輕哼了一聲,不以為然道:“我們張家是靠什麼起家的?替人搖卦占卜、求財算命,正正經經的道家傳人!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好好研究,當心別人罵我麼數典忘祖啊。”
子承父業的長孫張少瑜無奈極了,“爺爺千萬別難為人,您知道我不是埋頭做學問的那塊料兒。”
看到老太爺又要數落大哥,張少珩連忙上前一步,故作委屈道:“爺爺,這你可就冤枉我了,雖然很少回來,但您要求我學的東西,我可一點沒落下。”
張老太爺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這還差不多。”頓了頓,又不放心地追加一句:“走,跟我回書房,爺爺考考你。”
張少珩小心攙扶著張老太爺來到二樓書房,眼睜睜地看著他從紅檀木櫃子中取出一本發黃的書冊,用雙手捧了,恭恭敬敬地放到桌上。
招手示意小孫子走近一些,張老太爺指著書說道:“小岩和少瑜我是不指望了,現在,讓爺爺看看你能參悟多少。”
張少珩垂眸去看那不知放置了多久,雖然有些磨損,但明顯保存妥帖的書冊,見頁麵上豎向分布著一排排的毛筆字,旁邊還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圖案,心道看來這就是張家代代相傳的《玄天秘書》了。
看爺爺有心考校自己,張少珩仔細揣摩了幾句話,認真說了自己的見解,果然得到對方的交口稱讚。
張老太爺喜得不行,笑出一臉褶子,下巴處的胡子跟著一翹一翹的,大聲道:“好!好!我張家總算是後繼有人了!”
張少珩聞言隻微微一笑,對於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雖然在老太爺身邊待的時間有限,但他大概是繼承了張家人得天獨厚的氣運,於道術一脈頗有天賦,即使是國外求學的那些年也未曾荒廢,時刻都在專研古籍。
天色已晚,張少珩勸著爺爺回去休息,但張老爺子此時興致正濃,直接擺手拒絕了,反而開始趁機指點小孫子,畢竟是潛修一生的老人,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讓張少珩猶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祖孫兩人相談甚歡,窗外卻響起一陣呱噪的車鳴。
張老太爺被打斷了話,有些不悅地朝遠處掃了一眼,問正巧進來添茶水的管家道:“外麵是怎麼回事?大半夜的這麼吵鬧?”
管家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許是誰家出了事吧。”
留意到管家神情有異,張少珩心中一動,好不容易哄了老太爺回房休息後,他問管家道:“忠叔,到底怎麼了?”
見瞞不過他,年過半百的管家不由歎了口氣,道:“青舟那孩子不知怎麼的就丟了,宋修明忙著帶人去找呢,哼,現在知道著急了,早幹什麼去了?!”
張少珩疑惑:“青舟?”
管家臉色更加不好了,帶著一些怒氣道:“小少爺不在家,所以不知道,青舟是敏敏小姐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