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①思①兔①網①文①檔①共①享①與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

不過《戰國策》裏,唐且怒完就對著嬴政拔劍而起,而嬴政則“色撓,長跪而謝”這個……這一段絕逼是後世黑jb吹牛逼寫的吧?

哥一直以為這一段裏的秦王是昭襄王呢,因為他有不良記錄在前,怎麼會是嬴政呢?

一拔劍就分分鍾吊打荊軻的人,會這麼弱?而且嬴政這得多大的膽子,才會在發生荊軻刺秦的故事之後,讓他國使者帶劍上殿?你在逗我嗎?

關於這個事,白仲特意在軍報裏雜帶私貨的問了自家相公公。

相公公開始不願意說,後來是實在受不了白仲一天八封軍報的寄回來,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伐楚大軍出了什麼事,對白仲假公濟私浪費國家資源的事忍無可忍,終於回答了這個問題。

那天的情況是這樣的,劇情一開始的確和《戰國策》裏那段差不多,但是唐且當時沒有帶劍上殿,所以他順手抄了個青銅鼎。

而雞汁又勇敢的寡人,隻是淡定的看了唐且一眼,就開口說道:“先生並非刺客,又何故做出此相?”

輕鬆又裝逼的一句話,瞬間ko了唐且,讓他跪倒在寡人的龍褲褲下,答應借地給我們不算,還成了寡人的腦殘粉。

對於嬴政信裏的說法,白仲表示是連半個標點符號都不信。

但是後來,白仲見到了唐且,身無三兩肉,腳步浮虛,一看就是真正的文弱書生,完全不會武功的那種,這輩子拿過最重的東西,搞不好就用來砸嬴政的那隻鼎。

“難怪大王一點都不擔心對方是刺客。這種水平的人,以嬴政的武功,分分鍾能捅死一個。”

唐且見到白仲的時候,也拉著白仲講了大半天,秦國大王真是棒棒噠,唐某真是佩服死了之類的話,聽得白仲心裏不停的“嗬嗬”。

這家夥不會是受嬴政之托,特意來我麵前這麼說的吧?

不管怎麼說,搞定了唐且就該攻楚了。

和曆史上李信急於求成不同,白仲雖然也是兵分兩路,但走得不慌不忙,跟旅遊似的一點都不帶著急,反而將項燕逼得甚為著急。

沒辦法,敵人不暴露,自己就找不到可以進攻的地方。

和白仲不需要一場戰役來證明自己的將名和才華,也不用擔心嬴政不放心自己帶著幾十萬大軍在外不同,項燕因為那句“以靜製動,後發製人”,被楚國世族噴成了翔,所以項燕反而著急了起來,他急需一場戰役來證明自己。

“諸將聽令,我軍秘密援軍已到,且秦軍沒有發現,現在我軍與秦軍一戰的機會到了。”項燕的話,讓手下的將領們有些小激動。

但待手下剛一激動起來,項燕立刻又往眾人身上潑了一盆冷水,“此戰不求大勝,唯求小勝爾,大家不要輕易妄動。”

項燕的野心並不大,隻求能勝秦軍一偏部,然後與秦軍進入對壘狀態即可,曆史上能有那麼大的勝利,完全是豬對手成全了他,外加……

“昌平君府果有異動?”李信開口問道。

“不錯!近日有不少神秘訪客前往昌平君府。”手下人來報。

“太好了!大將軍說有一場大功送我,並讓我在郢都附近埋伏,我還以為他是騙我的呢,沒想到……果然應在昌平君這。”李信一臉興奮的開口說道。

李信這個人好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