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名字是媽媽起的,自然尋回媽媽生我這……三件事。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net之所以說三件事,一件是指媽媽一件是我,一件自然是媽媽生我。也許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我至今常感懷悲秋,常莫名其妙地產生如落葉、冷雨敲窗的淒清之感,我以謂之大緣於出生秋季者。媽媽厭秋,謂秋,傷感之意。我生於秋,媽媽自不喜歡,寧願我是扒在夏季的窗口邊,去回望暖春探求夏綠,這到符合她的性情,願我機靈溫暖,取了這個名字。更迭之,我對季節頗甚感情,又有這糾纏於季節的初衷,也許緣由在此也不可知。
——這是立夏自己的說法。但是自己怎麼能說清自己呢,有些事是旁觀者才清楚,說自己是一塌糊塗。
如立夏已經大學三年級,她還恍惚以為自己依舊18歲呢。這是一本悲傷的書,言流入海,悲傷成河。我從來沒有說過,悲傷不是這個世界的實質。可悲傷它是這樣,它是最大,是核心,世界每一處隱藏著,你不小心會在某個角落發現,在草叢深處,在螞蟻的快速行動、蒼蠅的產生和這快速的四季輪回之間。這是悲傷,它是世界的實質。然而也許你卻沒有看透它。
你是這四季一部分。人們穿梭於四季之間。這在某種程度與螞蟻沒有區分,螞蟻也穿梭與四季之間,隻是它們來不及知道。人們徘徊的樣子,讓你看不到悲傷。看不到,也許不是像你想的那樣——積極和樂觀這兩個詞怎麼產生的,也隻有人自己知道。
她哭了。麵對一個永恒的題目改變。人們度過一生,在不停的改變變化。走著走著以前忘記了,原來那個人丟失了,你看不到他,也摸不到。沒有哪一根時間的秒針停下來歇息,因為沒有哪一個人的人生停在想停止的那一刻。她哭了。從何而生,緣何老去,追逐與停止,旺盛與消失,記得與無視,她無法問命運之神,也無法看天宇莫名,無從答辯,她看到螞蟻從不答辯。她感到悲傷,這所有的看不見。看不見,也不想看見這悲傷的蹤跡。是不是我們都有經曆這樣一段經曆?
莫大的悲傷圍繞在我周圍,不知道這會不會作用在我的臉,長此以往,讓我的麵龐逐漸看起來寡情薄義,笑顏難覓。
我的名字叫立夏,卻非生於夏。”立夏站在大學的三年級的人流,好像感覺到畢業盡在眼前。時間的洪流推動周圍的一切快速向前,碾過腳下的風塵,它的蓬尾掀得小樹林滿地的落葉又飛起一輪。還不知道在傳說的青春博放之地,立夏有什麼樣的收獲?說起來,腦子裏一片空白,立夏沒有學會什麼。像牛逼的知識?悲喜折磨甜蜜與甜蜜的痛苦同在的戀愛?一技之長?巨大的朋友圈和轟轟烈烈的青春豪放?不,都沒有……不瞞你說,這些在立夏還是個學習較真兒、一絲不苟的高生,那個時候趴在書堆裏幻想過,在腦袋裏給自己的規劃裏期待過。立夏三年之前期待的東西在她看來也許是三年後萬一可以收獲頗豐的東西。但是這個“萬一”讓人很苦惱,像一個不善言辭者說萬一他會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沒有進行艱苦奮鬥的“萬一”是假的,不然“萬一”這個詞等於艱苦奮鬥。立夏依然感到內心平靜,她忽然想到這大學好像一年一個感覺,站在這裏才覺得無論怎樣今年都不一定會為去年後悔,羞澀,張揚,起落歡欣,蒸蒸日,似乎都換不來大三平靜如水。對於立夏三年最好的禮物是敢勇敢的一個人麵對生活和曾經躲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