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三撫摸了服務器, 請稍後再刷新~晉江文學城首發~
船慢悠悠的搖著, 不到半個時辰, 便到了洞庭觀。
那洞庭觀靠近文殊山,在池州境內。元狩四年,因為戰亂,百姓流離失所, 最後隻剩下文殊山旁的幾戶村民。
當時,父皇避難到此, 村民端過來一碗米湯,父皇喝了一口, 嫌棄有股子黴味兒, 便一袖子拂在霖上。隨著逃難的太傅瞧見了, 便差人在夜裏將那戶村民給抄家問斬了。
而周璟父子收複文州、慶州後, 便帶兵駐紮在了文殊山, 當時文殊山的村民已經不足三戶, 周璟親自帶兵下田耕種,不過三年的光景,文殊山就比周邊富饒起來。
洞庭觀就是周璟帶兵入文殊山那年, 池州的縣令出資修建的, 專門為了慰勞來文殊山的將士。
當時,周璟收複了西唐,被封為輔國大將軍, 而池州那些縣令、主簿卻曾參過周璟一本, 如今看到他如日中, 難免心中焦躁,便專門借著他駐紮文殊山時,修建了洞庭觀。
到後來,洞庭觀便漸漸演化成了民間飲茶娛樂之地,而且那裏還有一些道士專門傳授養蠶術,池州也一度成為產絲的要地。
周璟這次來,也是想看看池州這邊的光景,而那些新搬來的村民並不認識這位開疆拓土的大將軍,隻是以為他們是來這裏看絲買絲的,便依舊熱絡的忙著用紙糊著蠶室。
因著養蠶的桑葉多怕被風吹幹,地上便多是甕壇,甄明玉蹙著眉,其實她也想看看文殊山,想看看洞庭觀,可是如今這些甕壇,卻阻了她的路。
甄明玉正為難時,周璟卻彎身直接將她抱了起來,穩穩當當的走了過去。
隻是待把她放在木輪椅上時,周璟臉色卻有些不好,這東西整日講道理,可是這腰身手腳卻纖細孱弱的很……
甄明玉正要跟他講話,卻見他攏袖正跟一個穿著官袍的縣令講話,那些村民正揀淨桑葉上的糞,他們麵帶和悅的忙活著,“輔國大將軍真是個憂國憂民的好官,便是紈絝些不正經些又如何?為民請命的才是好官,我看那個三公主嫁給他,那是三公主修了八輩子的鴻福……”
民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周璟行事不拘一格,背地裏那些朝臣也是悱惻萬千,可是百姓卻對他多多包容。
他做這些事,都像是順手而為,若真的將來君臣反目,將來龍椅上坐的不一定就是父皇。父皇能因為一碗米粥而縱容下臣抄了村民一家,可是周璟卻解甲歸田,這江山的傾頹,不是看她父皇,而是看身邊這個饒意願罷了。
甄明玉曾聽過池州,當年戰亂後,簇民不聊生,可是現在卻桑田巷陌,百姓安居樂業,誰是治國之才,一眼便知。
她看著那些吃桑葉的肥蠶,眉頭卻微微蹙了起來。
周璟吩咐完那個縣令,便朝她走過來,看她蹙眉,便輕佻的伸手給她按了下去,“本來就醜,還蹙眉,可是想成為半老徐娘?”
甄明玉撿起手邊的桑葉,緩緩道:“別人都道駙馬荒誕,可是依本宮看來,駙馬隻是行事不拘一格罷了……到底是駙馬在為父皇收拾爛攤子。”
待完,心頭卻猛地一驚,這是的什麼話,怕不是看那些演義看的太多了,這不是挑動他造反?她忙清了清嗓子,一雙瑩澈的眸子慌亂的看著遠處那些肥蠶。
周璟卻垂首定定的看著她,雖皇帝封他為輔國大將軍,可是一門的榮貴,卻是皇帝忌憚的,暗地裏皇帝不也是用寧王來製衡他們周家?
他若不是紈絝不羈,若真是勵精圖治,怕是早就見不到明日的太陽!
其實,他沒有帶任何人來過洞庭觀,也可以任由別人嚼舌頭根子,可是心裏卻鬼使神差的想讓那東西瞧瞧,他並非如此。
不過他是不太明白這東西的想法,她明明會偷偷的瞄自己,也自己是她的夫君,可是那日在荷塘她卻那般決絕無情。
不過,在去處理漕運時,他倒是花心思想了一番,將來若是她父皇生了滅權臣之心,他自然也不會任人魚肉,夫君和父皇,饒是哪個被屠戮,她都是權力之爭的棄子……